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从“坐不住“到“爱阅读“:一个语文老师的手写笔记

从“坐不住“到“爱阅读“:一个语文老师的手写笔记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24
从“坐不住“到“爱阅读“:一个语文老师的手写笔记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王婷的课桌旁堆满了散落的铅笔,她正用橡皮戳着同桌的背,嘴里哼着跑调的歌。我蹲下身,轻轻说:"小婷,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她歪头看我,眼睛亮了亮,却还是没停下。那会儿,我真怕这学期就这样在"闹腾"中溜走了。

直到现在,她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捧着《小王子》读得入神,我才知道:教育的魔法,就藏在那些微小的坚持里。

习惯是玩出来的。

刚接手这个班时,我总以为"学生该坐好"是天经地义的事。结果第一堂课,全班像炸开的 popcorn,有人趴桌,有人转笔,王婷更是把橡皮当小鼓敲得"咚咚响"。我急得满头汗,直到翻出老教师的笔记——"习惯要从游戏里长出来"。

于是,我编了首儿歌:"小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竖起来,像小树苗长高高。"每天课前,我带着全班边拍手边唱,配上"坐如钟"的夸张动作。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渐渐地,歪斜的身子开始挺直。

更绝的是"口令接龙":我喊"小嘴巴闭闭好",他们接"小手放放好",再接"小眼睛看黑板"。开始时,王婷总接不上,我笑着提醒她:"小婷,你的小嘴巴在唱歌呢!"她不好意思地抿嘴笑。后来,我给她准备了"安静小勋章",每安静坐满10分钟,就贴在她小手背上。

一学期后,她的小手背上贴满了勋章,课桌也干净了——是因为想玩这个游戏。

习惯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游戏规则。

备课是写心的旅程。

第一年带班,我常对着教材发呆。那本《语文》课本被我翻得卷了边,却总觉着"教得不对"。后来才懂:备课是写学生会怎么想。

我开始在教案本上画小人:画王婷歪着头写字的样子,画小明举手时手指发抖的样子。教"苹果"这个字时,我特意在课本边角画了个红彤彤的苹果,旁边写着:"王婷,你昨天吃苹果了吗?"——课上,她突然举手:"老师,我昨天吃的是红苹果!"全班哄笑,可她眼睛亮得像星星。

课前,我总准备"意外惊喜":用彩色卡纸剪成小苹果,写上生字,贴在教室墙上。学生摘下"苹果"读字,读对了就贴在黑板上。有次小宇摘下"果"字,却读成"guǒ",我故意说:"哎呀,小果子长翅膀飞了?"他立刻改口:"是'guǒ'!"——原来,孩子需要的不是"别错",是"我懂了"。

课后,我总在教案本角落写一句:"今天,谁笑了?"王婷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我画了个小太阳。教育是心与心的悄悄话。

生字词是活的。

"生字词是语文的根,根扎不牢,树就长歪。"老教师的话,我以前不以为然。直到王婷把"爱"字写成"受",我问她为什么,她小声说:"妈妈爱我,所以写'受'。"

那一刻我愣住了。生字词是孩子心里的温度。

我开始"活用"生字:教"跑"字时,我带学生在教室里跑一圈,喊着"跑起来!";学"跳"字,就跳一跳说"跳进知识的海洋"。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找"家里的生字"——王婷发现"冰箱"的"冰"字,第二天兴奋地举着冰箱贴说:"老师,'冰'字在冰箱上!"

"摘苹果"游戏成了班里的秘密:我把生字写在纸苹果上,贴在黑板上。学生摘下读,读对了就贴在"苹果树"上。有次王婷摘下"读"字,却读成"du",我笑着问:"小婷,'读'字怎么读?"她脸红了,小声说:"du——读故事。"全班鼓掌。原来,生字词在孩子嘴里,能长出故事。

写字是养的习惯。

写字,是语文课最"难"的环节。我常看到学生歪着头,笔杆像小棍子戳在纸上。直到有次,小宇的作业本上全是"小蝌蚪",我问他:"为什么字这么小?"他低头说:"手疼。"

我蹲下来,轻轻扶正他的小手:"小手要像小鸡,握笔要稳。"我示范写"一"字:手腕轻轻转,笔尖慢慢走。再教"坐姿":小脚并拢像小树,小背挺直像小山。最要紧的是"习惯"——写字前,先问自己:"我坐得像小树吗?"

班里开始流行"写字小侦探":学生互相检查握笔姿势,发现"小手像小鸡"就画个笑脸。有次王婷的字写得歪,我悄悄把她的本子调到我桌前,用红笔画了个小太阳:"小婷的字,像小太阳一样亮!"第二天,她主动把本子推过来:"老师,再帮我看看。"

写字是为了让孩子的手、眼、心,都长成一棵小树。

读书是悦的。

"读书"和"悦读",差的不是字,是心。我常在课堂上问:"为什么读书?"孩子们摇头。于是,我改了玩法。

读书比赛,不比谁读得快,比谁读得"有味道"。小组读时,我放轻音乐;男女读时,我让男生读"大侠",女生读"公主"。最难忘的是学《小蝌蚪找妈妈》,我问:"如果你是小蝌蚪,看到妈妈会说什么?"王婷突然举手:"我会说,妈妈,你变漂亮了!"全班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笑声。

我示范读时,特意放慢语速,加点"小情绪":"小蝌蚪游啊游,游到池塘边,看见妈妈在笑——"声音轻了,像在讲故事。下课后,王婷追着问:"老师,还有小蝌蚪的故事吗?"

读书是孩子心里的小秘密。当他们开始期待下一句,就是"悦读"的开始。

教育的光,照在小角落里

一学期结束,我翻出班级相册。照片里,王婷正把《小王子》的书页轻轻抚平,阳光落在她安静的侧脸上。我忽然明白:教育的起点是那个"坐不住"的孩子,愿意安静地听一个故事。

那些儿歌、口令、小勋章、小太阳,是心与心的约定。当王婷在课后问"还有新故事吗",我看到的是信任。

教育是心的答案。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有的亮,有的暗,但只要有人愿意蹲下来,轻轻说一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星星就会自己发光。

下学期,我还在等王婷的"新故事"。而我的教案本上,又添了新的一行:"今天,谁笑了?"

(配图建议:教室窗边,阳光里,一个孩子捧着书,小手背上贴着几枚小勋章,黑板上"苹果树"挂满生字纸苹果。)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
  2. 王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
  3. 张教员 北京大学 生物与医药
  4. 何教员 西安汽车大学 汽车工程
  5. 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消防工程
  6. 马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7. 郭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大一英语专业)
  8. 徐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9. 陈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10. 刘教员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