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学数学课件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看进去?

小学数学课件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看进去?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6
小学数学课件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看进去?

做小学数学课件,不是把题目贴到PPT上就完事了。很多老师花几小时做的课件,学生看两眼就走神;家长下载的所谓“精品课件”,孩子连点都不点。问题出在哪?不是内容不够难,而是没跟孩子的脑子对上频道。

别想着一上来就用动画、音乐、特效堆出“高大上”。孩子不是在看演出,他们是在学怎么算清楚一道题。课件的核心,是帮他们把模糊的想法变成清晰的步骤。

第一步:选题要准,别贪多

别一上来就塞十道题。一节课,能讲透一道题,比囫囵吞枣讲五道更有效。低年级的孩子,重点是“理解意思”。比如“小明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这题看着简单,但很多孩子分不清“吃了”是减,“又买了”是加。课件里别只写数字,配上图:五个苹果,两个被画上叉,剩下三个亮起来。孩子一眼就懂。

高年级可以引入一点图形和逻辑。比如求长方形面积,别直接甩公式S=长×宽。先画一个长6格、宽4格的方格网,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数完,再把6和4写在旁边,告诉他们:“你数了24个,这就是6乘4的结果。”公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从数数里长出来的。

选题来源,就看教材里的例题和课后练习。哪类题全班错得最多,就拿来做课件。不用去网上找“奥数题”“竞赛题”,那些不是孩子现阶段该啃的骨头。

第二步:颜色和排版,越简单越好

背景用浅蓝、浅绿,别用深灰、黑色。孩子眼睛小,看久了累。文字别超过三行,每行别超过十个字。重点数字、关键词,用橙色或红色圈出来。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孩子的眼睛自动聚焦。

图比字管用。一道“分苹果”的题,画三个小朋友,每人手里拿几个苹果,比写“3人平分12个苹果”直观十倍。数轴能代替文字说明加减法,饼图能代替枯燥的分数讲解。孩子看不懂文字,但看得懂图。

动画别多,一页最多两个。比如,先显示题目,再轻轻滑出一个箭头指向数字,然后数字慢慢变大,最后答案浮现。别让整个页面蹦来蹦去,像过年放鞭炮。孩子注意力是有限的,晃多了,他们就不看了。

第三步:让孩子动手,别光看

课件不是单向播放的视频。你得设计“点一下”“拖一下”“选一个”的动作。比如,做“连一连”题,把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答案做成可拖动的卡片。孩子自己拖,拖对了,卡片轻轻一跳,发出一声“叮”——不是喇叭声,是清脆的铃声,像老师轻轻点头。

限时挑战可以有,但别搞成“倒计时压力赛”。设定一个5分钟的小任务:“你能在这五分钟里,把这三道题全做对吗?”做完,屏幕出现一句:“你比昨天快了一点。”不是分数,不是排名,是进步的反馈。

题要分层。基础题:填空、选择;进阶题:画图解、自己写步骤。别把孩子绑在一条路上。会的,点“跳过”;不会的,点“再看一遍”。课件是工具,不是监工。

第四步:结构别乱,像讲故事

开头,用孩子熟悉的事。

“妈妈给你10块钱买铅笔,一支2块,买3支,找回多少钱?”

这不是数学题,是他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

中间,别只讲对的。错的更要讲。

“有人这样算:10 - 2 × 3 = 8 × 3 = 24,对吗?”

把这句错的写出来,用红框标住,再一步步拆解:先算乘法,再减。孩子看到自己常犯的错被拿出来讲,反而会更认真。

练习部分,别全是数字题。

可以是“连线题”:把算式和对应的图形连起来;

可以是“排序题”:把四个算式按结果从小到大排;

可以是“找不同”:哪一道题答案和其他三道不一样?

加一句小故事。

“古埃及人不会写‘7×8’,但他们用‘7个7相加,再加一个7’来算。他们用石子摆,摆了好久。”

不为考试,只为让孩子知道:数学不是老师发明的,是人一点点想出来的。

第五步:工具不用多,够用就行

PPT就能做。不需要插件、不需要会员、不需要下载一堆软件。

字体用微软雅黑,字号不小于24号。楷体太花哨,孩子认不全。

音频别超过20秒,声音要温和,别用电子合成音。最好是你自己录的,哪怕声音轻一点,孩子会觉得“这是老师在跟我说话”。

课件做完,别急着发全班。先在三个孩子面前试一次。

看他们哪一步停了,哪一眼扫过去就跳过,哪句话他们问“什么意思”。

记录下来,改掉。

你发现,孩子在“分苹果”那一页卡了十秒,那就把苹果画大一点,加个手写的圈。

最有效的课件,不是做得最花的,是你在屏幕上手写批注的那一张。

你用鼠标或触控笔,像在黑板上一样,画个圈,写个“注意”,圈出那个被忽略的“余数”。

孩子看到这个,会觉得:“老师刚才就在我们旁边。”

技术不是为了炫,是为了让教学的温度,不被屏幕隔开。

你做的每一张课件,都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让一个孩子,在某个下午,突然明白:“哦,原来这道题是这么回事。”

那瞬间,比任何动画、特效、点赞都重要。

别追求完美,追求真实。

真实地理解孩子,真实地还原思考的过程。

这才是数学课件,该有的样子。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