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学数学排列题怎么解?家长和孩子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小学数学排列题怎么解?家长和孩子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1
小学数学排列题怎么解?家长和孩子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排列题,常让孩子觉得“乱糟糟”,家长也难下手。其实,这类题目不是考记忆公式,而是考逻辑顺序。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孩子就能自己理清思路。

第一步:找出题目里“不能动”的部分

排列题的核心,是看哪些元素有特殊要求。比如:

> 4个小朋友排队拍照,小明必须站在最右边,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这里的关键是“小明必须站在最右边”。这句话不是装饰,是解题的钥匙。既然小明的位置固定了,剩下的3个孩子就在前3个位置自由排列。

不用想“4的阶乘”,直接去掉一个固定项。剩下3个人,第一个位置有3种选择,第二个位置剩2种,第三个位置只剩1种。计算就是:3 × 2 × 1 = 6种。

第二步:画出来,别光想

很多孩子卡在“想象不出来”。这时候,画图比背公式有用。

把四个位置标上号:① ② ③ ④

小明固定在④,那①②③留给A、B、C三个孩子。

列出所有可能:

- A B C

- A C B

- B A C

- B C A

- C A B

- C B A

一共6种。每一种都对应一个真实顺序,不是抽象数字。孩子自己写一遍,比听十遍“用乘法原理”记得牢。

第三步:遇到“必须在一起”怎么办?

常见题型:5个人排队,甲和乙必须挨着。

这时候,把甲和乙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占两个连续位置,但内部甲在左、乙在右,或者乙在左、甲在右,有两种排法。

现在不是5个人,是4个“单位”:【甲乙】、丙、丁、戊。

这4个单位全排列:4 × 3 × 2 × 1 = 24种

再乘上甲乙内部的2种顺序:24 × 2 = 48种

别急着套公式,先问孩子:“如果甲乙绑在一起,算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捆绑+内部排列”的逻辑。

第四步:遇到“不能挨着”怎么处理?

比如:3个苹果和4个梨排成一排,要求梨不能挨着。

先排苹果。3个苹果排好,会形成4个“空隙”——苹果之间和两端。

_ 苹 _ 苹 _ 苹 _

下划线是能放梨的位置,一共4个空。

现在要选3个空,每个空放一个梨,梨之间自然不会挨着。

选3个空从4个里选:C(4,3) = 4种

但这是最简版本。如果题目是“4个梨,3个苹果,梨不相邻”,那就不可能了——4个梨至少需要4个空,但3个苹果只能产生4个空,刚好够。这时是C(4,4)=1种。

关键是:先排没有限制的,再插空。别一上来就想“怎么放梨”,先看“苹果能撑出多少缝”。

第五步:数字题别漏掉“0不能当首位”

这是高频错误点。

题目:用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多少个?

孩子常直接算:6 × 5 × 4 = 120。错了。

因为百位不能是0。0只能放在十位或个位。

正确做法:

- 百位:只能从1、2、3、4、5选,5种可能

- 十位:剩下5个数字(包括0),去掉百位用掉的一个,剩5个

- 个位:再剩4个数字

所以是:5 × 5 × 4 = 100种

错的那20种,全是百位为0的无效数。不是计算错,是条件没看清。

第六步:错题怎么记才有效?

不要只抄题和答案。建议孩子用三种颜色标记:

- 红色:题目条件没读懂,比如忘了“不能重复”或“必须相邻”

- 蓝色:计算错误,比如3×2算成5

- 绿色:自己想到的另一种解法,比如画图法、枚举法

每周花15分钟翻一次错题本,看红色标记的题,问自己:“这次我漏了哪个条件?”

而不是问:“这题答案是多少?”

第七步:别迷信“技巧”,要练观察力

排列题没有万能公式。每个题都是新情境。孩子能解对,是因为他们能从文字里抓出限制条件,而不是背了“相邻用捆绑,间隔用插空”。

家长可以这样问:

- “题目里哪句话最关键?”

- “如果去掉这个条件,答案会变吗?”

- “你为什么选这个方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不要说“这个题型就是这么解的”。要让孩子自己说出“因为……所以……”。

练习建议:从简单开始,每天一题

第一周:固定位置类(如“小红必须站第一”)

第二周:相邻类(如“两人必须挨着”)

第三周:插空类(如“不能挨着”)

第四周:带0的数字题

每题只做一道,但要求孩子口头讲出完整思路。讲清楚,比写对答案更重要。

孩子不是不会算,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想。排列题的训练,本质上是训练他们从模糊信息里提取规则的能力。

这种能力,将来用在阅读理解、科学实验、甚至生活决策里,都一样有用。

别指望孩子一次掌握所有题型。他们只需要在每一次解题中,多问一句:“这个条件,到底意味着什么?”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梁教员 重庆科技大学 应用化学
  2. 万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
  3. 尚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冉教员 清华大学 应用经济学
  5. 孙老师 大学讲师 应用经济学
  6.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8.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9.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10.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