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四季与五带怎么记才不混淆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四季与五带怎么记才不混淆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2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四季与五带怎么记才不混淆

高一地理第二章讲的是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带,内容不多,但容易记混。很多学生背了“四立”“二分二至”,结果考试时还是搞不清哪个是天文四季、哪个是物候四季。这里不讲理论推导,只说怎么记住、怎么用。

四季怎么分?三种方式,别全背,选一种用到底

第一种,物候四季。这是老百姓过日子用的。春天是3月到5月,夏天6月到8月,秋天9月到11月,冬天12月到2月。你家空调什么时候开?你穿短袖什么时候开始?这就是物候四季。学校考试如果问“我国传统四季如何划分”,答这个最安全,因为教材和试卷都默认用它。

第二种,传统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立春是2月3日到5日之间,立夏是5月5日到7日。这个说法在古书里常见,现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人用。考试如果考“二十四节气与季节的关系”,你才用得上。平时别花时间死记这些日期,记不住,也用不上。

第三种,天文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春分是3月20日或21日,夏至6月21日或22日。这个划分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昼夜长短。它科学,但离生活远。如果你要分析“为什么北半球夏至时白昼最长”,那你得用这个。

但如果是选择题问“夏季是哪几个月”,选6、7、8月,别选6月21日到9月23日。

记住一个原则:考试用物候,分析用天文。

别两种混着用。你写“夏季从夏至开始”,老师会扣分。因为教材定义的夏季是6月到8月。别跟考试较劲,它考的是课本,不是天文台。

五带怎么划?看太阳辐射,不是看温度

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递减”。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赤道附近一年收到的太阳光最多,越往两极,光越少。所以五带的界线,不是按温度定的,是按太阳照射角度定的。

两条关键线: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里太阳每年有两次直射。温带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没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寒带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

别被“热带热、寒带冷”骗了。西藏在温带,冬天比黑龙江还冷;海南在热带,夏天也不一定比广州热。五带是天文概念,不是气候概念。

黄赤交角是关键,搞懂它,所有变化都顺了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轴和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现在是23.5°。它决定了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

记住这个关系:

- 回归线纬度 = 黄赤交角度数

- 极圈纬度 = 90° - 黄赤交角度数

所以,如果黄赤交角变成25°,回归线就是25°N/S,极圈就是65°N/S。结果是什么?热带变大了,寒带也变大了,温带就缩水了。

反过来,如果黄赤交角变成20°,回归线是20°N/S,极圈是70°N/S,热带和寒带缩小,温带扩大。

这个知识点常考选择题:“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下列哪项正确?”选项里会出现“温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这种陷阱。你只要记住:黄赤交角越大,热带寒带越大,温带越小。

不用背结论,用公式推:90° - α = 极圈纬度,α = 回归线纬度。α变大,热带范围(2α)变大,寒带范围(90° - 极圈)也变大,中间剩下的温带自然变小。

考试怎么拿分?三条实用技巧

1. 选题看关键词。题目出现“我国”“民间”“传统”“人们普遍认为”,选物候四季。出现“太阳直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选天文四季。

2. 五带别和气候带混。题目问“为什么亚马孙雨林属于热带”,你答“因为全年高温”,错了。正确答案是“因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 黄赤交角变化题,画图最快。拿笔在草稿纸上画个地球,标出赤道、回归线、极圈。改变角度,重新标。一眼就能看出哪部分变宽了。

别迷信“背诵”

很多人花两小时背“四季划分依据”,结果考试还是错。因为没理解。你不需要记住所有定义,只需要知道:物候四季是生活经验,天文四季是科学标准,五带是太阳辐射决定的,黄赤交角是控制一切的开关。

你不需要知道立夏是哪天,但你要知道为什么夏天热。你不需要背极圈是66.5°,但你要知道如果地球倾斜得更厉害,北极圈会往南移。

地理不是背书,是看懂地球怎么转。

提醒:考试时,别自己编说法。课本说夏季是6、7、8月,你就写这个。别写“夏至开始是夏天”,虽然天文上没错,但考试不认。

记住这四句话,这一章就稳了:

- 物候四季:3-5春,6-8夏,9-11秋,12-2冬

- 天文四季:二分二至为界

- 五带分界:回归线和极圈,靠太阳辐射定

-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别多记,别乱想,按课本走,分就到手。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2.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3.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4.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5.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6.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7.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8.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9. 郭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