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八年级学生怎么写好一篇新闻?家长和老师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八年级学生怎么写好一篇新闻?家长和老师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3
八年级学生怎么写好一篇新闻?家长和老师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八年级的学生第一次系统接触新闻写作,很多人觉得“新闻就是报纸上那些冷冰冰的文字”,其实不然。新闻不是高高在上的官方通报,而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用清晰、准确、有条理的方式讲出来。学会写新闻,不只是为了考试拿分,更是让孩子学会观察世界、表达真实、拒绝模糊。

新闻写作的核心,是“谁、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怎么样”。这六个要素,不是背下来就能用的口诀,而是训练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比如,学校食堂新开了一个窗口,卖的是热腾腾的豆浆配油条,每天早上七点开卖,五天内卖了两千多杯。这不是“食堂变好了”这种笼统的评价,而是可以写成一条新闻的事实:

“本周一,校内食堂新增早餐窗口,提供现磨豆浆与现炸油条,价格为3元一份。截至周五,该窗口累计售出2178杯豆浆,日均销量超400杯。许多学生表示,‘以前赶早自习只能吃面包,现在能喝上热的了’。”

你看,没有夸张,没有抒情,但信息完整,有数据,有人声,有细节。这就是新闻该有的样子。

很多孩子写作文喜欢堆砌形容词:“多么感人”“令人振奋”“意义深远”。新闻写作恰恰相反,它要求你闭上嘴,让事实说话。老师常提醒“不要写感受”,不是不让有感情,而是要你把感情藏在事实背后。

比如,学生写“老师为了我们批改作业到深夜”,不如写“语文老师张老师上周连续五天在办公室灯下批改作文至22:30,共批阅312篇,每篇都有三处以上批注”。

这不是煽情,是呈现。

新闻的结构也很重要。八年级学生容易把新闻写成记叙文,开头讲背景,中间讲故事,结尾抒发感想。但真正的新闻,是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最前面,次要的往后排,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比如:

校内早餐窗口日均售出400杯豆浆

导语:本周一,我校食堂新增现磨豆浆与油条窗口,五天内累计销售2178杯,学生反馈积极。

主体:该窗口由后勤处联合餐饮公司开设,每日7:00开放,售价3元,食材为当日采购。学生李明说:“以前只能啃面包,现在能喝热的,上课不饿了。”

背景:此前校内早餐选择有限,多数学生自带食物或在校外购买。

后勤处表示,未来将根据反馈考虑增加其他品类。

这样的结构,哪怕只看前两段,读者也明白了核心信息。如果有人想继续了解,再往下读。这种写法,比“我今天看到食堂开了新窗口,心里特别感动……”要有力得多。

怎么训练?不需要每天写一篇完整的新闻。可以从“一句话新闻”开始。每天放学后,让孩子用一句话说出今天学校里最值得记录的一件事。

“今天午休时,初二(3)班同学自发清理了操场角落的垃圾。”

“物理老师在走廊挂了三张手绘电路图,课间有二十多人围观。”

“校门口的保安叔叔今天多给了一个同学两个包子,说他没吃早饭。”

这些句子,都是新闻的种子。坚持一周,孩子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记录的事,而不需要等“重大事件”才动笔。

家长也可以参与。晚饭后,不妨和孩子聊一聊:“今天有什么事,是你觉得别人也应该知道的?”不要急着纠正语言,先鼓励他说出来。等他说完,再问:“如果要让一个不认识你的人明白这件事,你会怎么讲?”这种对话,比背诵范文有用十倍。

新闻写作不是语文课的专属任务,它是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孩子将来要读公告、看通知、查政策、辨真假,都需要这种能力。写新闻,就是在训练他分辨什么是真信息,什么是噪音。

不要让孩子觉得“写新闻=写作文”。新闻不是用来抒情的,是用来传递的。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但要求精准的表达;它不需要煽动情绪,但需要清晰的逻辑;它不追求“感动”,但追求“明白”。

有些孩子写不好新闻,不是因为语文差,而是因为没养成观察的习惯。他们习惯等老师给题目,等家长给素材,等网络给模板。新闻写作的第一步,是让孩子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生了什么。

你可以试试:这周,让孩子选一件身边的小事,不用老师布置,自己写一条新闻。不求完美,只求真实。写完后,别急着评价,先问:“你觉得,这条新闻,别人看了会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就已经跨过了新闻写作的第一道门槛。

语文的根,不在课本里,而在生活里。新闻不是考试的工具,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当他们学会用事实说话,用结构组织信息,用简洁表达复杂,他们就不再只是学生,而是有思考力的观察者。

这才是语文教育真正该给他们的东西。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3.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4.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5.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6.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7.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8.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9.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