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三家长如何正确地与孩子沟通?这4点请注意!

高三家长如何正确地与孩子沟通?这4点请注意!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13
高三家长如何正确地与孩子沟通?这4点请注意!

如今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家长舍不得打骂,更有甚者百依百顺。如今,孩子上了高三,面临高考,做父母的更是变本加厉的呵护着孩子。但是,往往是越小心翼翼,越容易出现问题。

高三生正是自我意识高涨的时候,他们不喜欢家长管东管西的仍然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如果家长还像对待小朋友那样对待家长的高三生,那么极有可能连基本的沟通都会引发孩子的反感。

所以,如何跟高三生沟通交流就变成父母们的必修课。而且,高三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去正视高考压力,缓解高三生给自己的过多压力。所以,高三生家长首先就要了解跟孩子应该说什么;其次是怎样说。

高三生父母跟高三孩子交流,说什么?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忙着学习也很想帮忙,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更多的家长选择在“后勤”方面做好保障。有些家长每天亲自督着孩子背英语单词,帮孩子分析试卷等等,其实这些事情都用不着做家长的亲力亲为。假如每天都在跟孩子周旋这些事情,那么日常交流肯定不会愉快。

针对高考,父母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假如这里有一个360度的大圆圈,孩子是站在圆心的位置,告诉他,他想去的学校在圆周的哪个点上、到这个点的距离有多远。前者能够帮孩子找对方向,不走冤枉路,后者能够让他知道自己应该花多大的力气,以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在既定时间到达目的地。

具体来说这件事,就是帮孩子规划好理想的学校及适合的专业,然后告诉他,报考这个学校和专业需要的成绩是什么。当然,要做到这些,家长就必须先于孩子一步走进高三,研究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志向,摸准孩子的“脉”。

在搜集、筛选、整理高招信息的基础上,将高考志愿这件事情琢磨透,这样跟孩子“唠叨”起来就都在点儿上,孩子非但不觉得是“废话”,而且还会很有兴趣地主动交流,从而与家长在默契中达到和谐。

高三生父母怎样跟孩子交流?

高三生父母怎样跟孩子交流?

很多人都觉得高三孩子压力大、脾气坏、不好沟通。其实,正常情况下高三孩子的内心并不复杂,他们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繁重的课业负担、同学之间的竞争以及老师们的谆谆叮嘱。

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就复杂多了,比如孩子未来的前程问题、自己的面子问题,以及生活压力等问题,所以在思想上比孩子更容易焦虑,交流起来更容易犯急躁的毛病。我们平常在跟孩子沟通时,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1.说话的语气:平静的交流,更容易被接受

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很简单,家长在说任何事情时,哪怕憋着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语速不要太快。要允许孩子反驳、发牢骚,听孩子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完,而不中途粗暴打断。当然,伤人的话更是不能脱口而出。以平静的口气交流,同样的话语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反之说得再有理,孩子也会认为你是在教训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2.说话的时机: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时候

很多家长一上饭桌就开始数落孩子,或者趁孩子高兴的时候赶紧跟孩子唠叨几句,觉得此时孩子心情好,什么话都能听进去,其实大多数时候结果往往相反。与孩子沟通、交换意见,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孩子不会觉得突然,对于家长的批评或建设性意见也易于接受。

3.说话的方式:不必非得“定期”“定时”

3.说话的方式:不必非得“定期”“定时”

95后的孩子,性格中自然、随性的成分很大,所以不要以刻板的方式跟孩子谈话,否则他们会觉得“假”,往往还没等家长说出什么,就从心底里本能地排斥。跟孩子交流不必非得“定期”、“定时”,也不要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

比如,每天把想要跟孩子说的话写成一封信,塞在孩子枕头下面……别人家里适合的方式不一定自己家也适合,借鉴别人家的方式、找到自家与孩子交流的专属方式才对。

4.说话的禁忌: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家长不要杞人忧天,把自己的恐慌带给孩子。很多高三家长一想到“高考”这两个字,心里就一阵发憷。有的孩子本来成绩明明很好,自己也是信心十足,但家长却总担心会出意外,时刻提醒孩子别“关键时刻掉链子”,弄得孩子也神经兮兮,导致心理上真的出现问题。

另外,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别把话说绝,要给孩子留后路,不给压力,不要让孩子觉得高考是一件搞不好天就会塌下来的事情。

有些强硬的家长认为,孩子这样那样都是惯得,只要一直对孩子保持强硬态度,他就不敢抵触父母。实际上,无论是从父母的角度还是孩子的角度,都应该互相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心平气和的交流,说出对方的想法,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父母、孩子都能敞开心扉,各自的压力都能得到释放,也能防止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对方。

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坦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孩子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有时候表现的烦躁或许只是因为对自己失望;而父母恨铁不成钢多半也有在自责的成分。哪家父母不希望孩子有个美好未来,哪家孩子不希望自己长本事为父母长脸,既然大家目标一致,那么只要坦诚的交流,一定能够和谐的走过高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何教员 清华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 唐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3. 马教员 首都体育学院 休闲体育
  4. 孙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材料工程
  5. 宋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6. 邱教员 清华大学 土木
  7. 陈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
  8. 贾教员 清华大学 建筑学
  9. 杨教员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技术-园艺双学士
  10. 荣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生物技术-园艺双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