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必修二:这些词组,背会了就能用起来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15】
高一英语学得吃力,不是因为单词记不住,而是因为词组不会用。很多同学背了几十个单词,一写句子就卡壳,不是语法错,是搭配没搞清楚。今天不讲语法理论,不列考试大纲,就聊一聊必修二里那些真正能让你作文和口语“活起来”的词组。
先说一个最实用的:play a role (in) 和 play a part (in)。这两个词组,课本上都翻译成“扮演角色”,但你真要写作文,写“Technology plays a role in education”,这句话立刻就有分量。
它不是说“技术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是说“技术在教育里起作用”。你写“Parents play a part in shaping children’s habits”,比写“Parents are important for children”更具体、更地道。
别小看这个区别,考试作文里,一个准确的词组,就能让阅卷老师多看两眼。
再看 even if。这个词组不是“即使”两个字那么简单。你写“Even if it rains tomorrow, we will go hiking”,这句话里藏着一种态度——不是“可能下雨,那就不去了”,而是“就算下雨,我也要去”。它表达的是坚持、是决心。
很多同学写“although”,但“even if”更强调假设的极端情况。下次写议论文,想表达“哪怕条件再差,也要努力”,用 even if,比用 although 更有力量。
be based on 这个词组,用在哪儿?写历史、写科技、写文化,都能用。
你写“The modern Chinese writing system is based on ancient characters”,比写“The modern system comes from ancient characters”更精准。
它强调的是“根基”——不是简单的来源,是结构、逻辑、传统的延续。你写作文时,如果能用上这个词组,说明你不是在堆砌事实,而是在分析关系。
give a command 听起来像军事术语,但生活中它很常见。你写“My teacher gave a command to turn off our phones”,这句话比“asked us to turn off”更有力。它说明不是商量,是要求。
写家庭场景,你可以说“Mom gave a command that all homework must be finished before dinner”。这不是在抱怨,是在描述一种真实的家庭秩序。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别只当它是个翻译题。它背后是“流动”和“变化”。你写“People move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这句话就带出了春运的规模。
你写“Information spread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faster than ever”,它就连接了互联网和信息时代。这个词组不是空的,它是画面。
the same...as... 是最基础的比较结构,但很多人用错。你写“I have the same book as you”,是对的。但你写“I have the same book like you”,就错了。记住,same 后面只能跟 as,不能跟 like。这个错,考试里扣分很干脆。
写作文时,想表达“我和你一样”,别用“like”,用“the same...as...”,准确,简洁。
come up 这个词组,课本上翻译成“走近”,但它的用法远不止这个。你写“An idea came up during the meeting”,意思是“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它不是“走过来”,是“浮现出来”。
你写“His name came up in the conversation”,意思是“他被提到了”。这个词组在口语和写作里都很常用,但课本讲得少,学生容易忽略。
such as 和 for example 有什么区别?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但 such as 更紧凑,适合写在句中。
你写“I like fruits such as apples, bananas, and oranges”,比写“I like fruits. For example, apples...”更流畅。
考试里,如果你写“such as”后面只跟一个例子,老师不会扣分,但如果你能写三个,句子立刻显得有层次。
close to 这个词组,别只想到“距离近”。你写“The city is close to the sea”,是地理。你写“The two culture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就是文化比较。
你写“She is close to her grandmother”,是情感。这个词组,从空间到心理,都能用。写作文时,换个角度,它就能帮你写出深度。
make use of,翻译成“利用”,但很多人只会写“we should make use of time”。你试试:“Students can make use of online resources to improve listening skills”。
这句话里,有对象(students)、有工具(online resources)、有目标(improve listening skills),一句话把“怎么做”说清楚了。别只写“我们要利用资源”,写清楚“谁利用什么,为了什么”。
no longer 是“不再”,但它的位置很关键。你写“I no longer watch TV after 10 p.m.”,是对的。你写“I don’t watch TV no longer after 10 p.m.”,就错了。它必须放在动词前,不能加助动词。这个细节,考试里一错就丢分。
in the early days,写历史、写科技发展特别好用。你写“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internet, people used dial-up connections”,一句话就把时代感带出来了。别写“long ago”,太模糊。
in the early days,有画面,有时间锚点。
take...with...,不只是“随身带”。你写“Take your notebook with you when you go to class”,是提醒。
你写“Take the spirit of perseverance with you when you face difficulties”,这句话就升华了。它不只是物理上的携带,是心理上的带着。写作文结尾,用这个词组,能把主题拎起来。
这些词组,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用的。你背一百个单词,不如用熟五个词组。每天选一个,写三句话,用在日记里、作文里、口语练习里。别等考试前突击,别指望靠“背答案”拿高分。真正的英语能力,藏在这些小词组的使用里。
你不需要记住所有词组,但你必须知道:哪个词组,能帮你表达哪个意思。别怕用错,怕的是从来不用。写出来,改出来,用出来,这才是学习。
英语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是靠一句话、一个词组,慢慢说出来的。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马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器人工程
- 詹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心理学
- 卫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心理学
- 许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
- 刘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 慕教员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 工商管理
- 韩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广告学
- 张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类
- 刘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 林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