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精英教育之外,爱的全貌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6-26】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议题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家长们既是参与者,也是观众。我们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在这条跑道上奋力前行,试图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然而,在这场赛跑中,我们是否忘记了教育的初衷,忽略了爱的真谛?
6月16日,一场由扬子晚报与南京团市委联合主办的“父母学堂”活动,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家长们心头的迷雾。在这次活动中,南京四中的专业心理教师鲍咏雪女士,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与家长们分享了如何以更智慧的方式,将爱传递给孩子。
精英教育:爱的延伸而非全部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下,许多父母将精英教育视为对孩子爱的最高体现。他们期望孩子拥有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和高职业地位,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鲍咏雪女士提醒我们,这样的爱是否真正触及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不仅仅关乎智力的发展,更包括情感、意志力、道德观等多方面的塑造。因此,父母在追求孩子卓越成就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内心世界的建设,培养他们成为诚实善良、坚强向上的个体。爱,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滋养,而非单一维度的拔苗助长。
孩子,不是“小屁孩”
在家庭教育中,一个常见的误区是,父母往往将自己置于权威的位置,忽视了与孩子平等对话的重要性。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孩子因为年幼,所以无知,理应听从大人的教导。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交流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感到被忽视和不被尊重,从而形成代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鲍咏雪女士强调,真正的爱,意味着放下身段,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和他们沟通,相信他们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应当学会倾听,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信任,让他们在探索和实践中成长。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爱,要大声说出来
在中国文化中,情感表达往往显得含蓄而内敛,尤其是对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然而,鲍咏雪女士鼓励家长们,勇敢地将爱意化作言语,让这份温暖直达孩子的心房。
她分享了几句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语:“我爱你”,“你是可以的”,“我欣赏你(某个行为)”,“在我心里,你就是最好的”……这些话语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孩子自信的土壤,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在孩子取得进步或展现优点时,父母的肯定和赞美,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纽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父母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追求精英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忘记,爱才是教育的基石。通过平等的沟通、真诚的赞美以及全方位的关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人。让我们以爱为帆,引领孩子们驶向更加广阔的人生海洋,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 郭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