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中国家教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

中国家教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2-15
中国家教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

教育误区:让孩子学“乖”

误区一:为何教孩子学“乖”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教孩子学“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误区。父母常常评价孩子时用“你真乖”或者“你不乖”来衡量孩子的表现,将“乖”作为教育的标准。然而,英语中并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述“乖”。

然而,在塑造“好孩子”的过程中,过度强调孩子的听话和按照师长和家长的要求行事,却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种教育理念过于片面地强调孩子的社会性。

在学校评选三好学生时,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女孩子?为什么调皮的孩子在所谓的“优秀生”中很少见?这可以理解,因为相较于男孩子的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容易安静下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社会认可的“乖”孩子的标准。

然而,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例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常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批评后,他们能立即振作精神继续调皮。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比那些“好学生”要强,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专家观点:不听话并非绝对的坏事

实际上,孩子有时不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3岁的幼儿如果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抗行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中,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对人和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不仅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还容易扼杀孩子的天性,使他们从小失去儿童最宝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进行过一项实验:他对100名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儿童和100名没有这种倾向的儿童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具有坚强的意志,有主见,能够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并作出决策。而后者只有26%的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其他人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做出决策,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项研究表明,反抗行为强烈的孩子在长大后更容易拥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正是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误区二:孩子心胸狭小的原因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校园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孩子们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的师资和硬件设备。

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心胸变得狭小了?他们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事情,不再有为国家前途、为人类理想而奋斗的抱负。这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增长,无暇将英雄式的理想传递给孩子。

在国际上,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公认的,但正是这种对知识的高度关注,使得孩子们的心胸变得狭小。

误区三:孩子不愿回家的原因

大多数父母往往把“儿童”这个概念局限在“学生”范畴内。孩子的生活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太大。我们应该记住,“儿童”这个概念的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学生,还有更多不同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仅仅是为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因为在他们眼里,家里变成了一个“文明监狱”,父母只知道督促他们学习。

现在有些家长总是陪着孩子做作业,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孩子既要适应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应他们,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然而,目前大多数家长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变为单向的,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绕着学校转,却牺牲了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实际上,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教育。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给他们一个发挥的空间。如果你有顾虑,可以使用“共同决定”的方法引导他们:例如,如果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的成绩够好或者作业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每周只能玩两个小时。将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将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且孩子会更加努力地做那些“必须做”的事情,因为他们为自己的兴趣而努力。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3.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4.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5.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6.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7.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8.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9.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