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教两个月,我教会了两个初二孩子什么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礼仪

家教两个月,我教会了两个初二孩子什么

更新时间:2025-10-22

暑假结束前,我给两个初二男生做了两个月家教。他们成绩中下游,一个话多坐不住,一个话少不敢问。没有补习班的课表,没有押题密卷,只有两张书桌、几本课本,和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开始的两个小时。

他们的共同问题不是懒,是没学会“怎么学”。

第一个孩子,试卷上常有“会做但算错”的题。加减符号看反,单位漏写,步骤跳得像跳绳。问他为什么错,他说:“我懂啊。”可他真懂吗?他只是知道“这题该这么列”,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列”。我让他把每道题的解题过程,从头到尾写出来,哪怕是最简单的计算。写三遍,不许跳步。

第一遍写对了,第二遍重写,第三遍闭眼复述步骤。一个月后,他错误率降了六成。不是他变聪明了,是他学会了“慢下来”。

第二个孩子,开口第一句总是:“我不会。”问他哪里不会,他指着整张卷子说:“都。”我翻他初一的课本,发现三角函数的定义还写错。不是他脑子慢,是前面的坑没填。我从最基础的分数运算开始,每天讲一个点,讲完立刻做三道题,错一道,重来。不讲新课,不赶进度。他妈妈说:“这样能赶上吗?

”我说:“他连地基都没打,盖楼只会塌。”

我从不问“你听懂了吗”。我问:“你能讲给我听吗?”

听懂是被动的,讲出来才是真的懂。

我让他当老师,我当学生。他讲平方差公式,我故意算错。他急了:“老师,你这样不对!”——那一刻,知识才真正从他脑子里长出来。

他们两个,一个浮躁,一个畏难,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没被要求“说清楚”。

学校里,老师讲,学生记。

补习班里,老师讲,学生听。

没人问:“你真的明白了吗?”

我做的,只是把沉默的课堂,变成对话的练习。

我不要他们背公式。

我要他们能说出:

为什么 \( (a+b)^2 = a^2 + 2ab + b^2 \)?

为什么解方程要“移项”?

为什么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

我让他们在白板上画图。

画一个矩形,分成四块,标出 \( a^2 \)、\( b^2 \)、\( ab \)、\( ab \),然后说:“你看,这四个部分加起来,就是 \( (a+b)^2 \)。”

他们盯着看,突然说:“哦,原来是这样。”

不是我告诉他们的,是他们自己看见的。

我不催进度。

一个月,我们只啃了三个单元: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意义,

整式乘法的几何理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每个单元,他们做错的题,我全部重新整理成“错题重做本”。

不是抄一遍,是重做三遍,间隔三天、七天、十五天。

第一次错,是因为没理解;

第二次错,是因为没记住;

第三次还错,那就得重新讲。

我从不讲“你必须考到80分”。

我只说:“今天这道题,你能不能自己独立做对?”

做对了,就记下来:“今天你靠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月后,他们能自己列方程解应用题了。

不是因为题目简单了,是因为他们敢动笔了。

家长总问:“有没有提分?”

我说:“提分是结果,不是目标。”

目标是:他们敢问了,敢写错了,敢说“我还没懂”。

这才是学习的起点。

我见过太多孩子,题目做错了,第一反应是“我笨”。

我见过太多家长,孩子考了60分,第一反应是“怎么又没及格”。

没人问:

“他哪里卡住了?”

“他是不是从没真正理解过这个概念?”

“他有没有试过自己讲一遍?”

这两个孩子,现在会主动问我:“老师,这个是不是和上个月那个一样?”

他们会自己翻笔记,找之前做过的题。

他们不再说“我不会”,而是说:“我再想想。”

我不教他们“怎么考高分”。

我教他们“怎么面对不会”。

学习不是填满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根火把。

火把不靠别人浇油,靠自己找柴。

这两个月,我带他们走的路,比任何押题卷都短。

但走得稳。

他们没上名校,没拿满分。

但他们开始相信:

“只要我慢慢理清楚,我就能懂。”

这比任何分数都重要。

离开那天,那个以前不敢说话的孩子,塞给我一张纸条:

“老师,下次你来,我教你我新学的方程。”

我没回。

但我记住了。

教育不是灌输。

是陪一个人,从“我不行”,走到“我可以试试”。

相关文章
  1. 两首古诗,教会孩子看春天
  2. 教育专家:刻意请家教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3. 家长如何适当拒绝孩子的(如何教会孩子拒绝)
  4. 幼儿教育应该重点教会孩子什么?
  5. 借新年教会孩子支配压岁钱
  6. 教会孩子正确的面对竞争与合作
最新文章
  1. 英语教学不是靠口号,是靠一堂堂课磨出来的
  2. 高考最后三个月各科涨分技巧
  3. 必修五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4. 高二政治必修二:别再把股票当彩票,真正懂投资的人怎么做
  5. 掌握“keep”的多重身份:从基础到精通的英语学习指南
  6. 高三过半,语文如何持续发力?——一位深度学习者的自我修炼指南
  7. 八年级学生怎么写好一篇新闻?家长和老师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8. 秋天的树叶: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写作课
  9. 从“死”到“活”: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顿悟之旅
  10. 初中数学怎么学?四个方法,够用就够了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