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能与热能,抓住这几点就能拿分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能与热能,抓住这几点就能拿分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23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能与热能,抓住这几点就能拿分

化学反应不只是物质的转化,更是能量的转移。高一化学必修一里,“化学能与热能”是理解反应本质的关键,也是考试常考的得分点。别被术语吓住,掌握下面这几点,做题不再靠猜。

一、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断键与成键

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不是因为神秘,而是因为化学键在动。

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打破,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的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就像拆旧房子和盖新房子。拆的时候你得花钱(吸热),盖的时候你可能赚回来(放热)。

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看的是“收支平衡”。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多出来的能量就释放出来,反应放热。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差额就得从外界吸收,反应吸热。

记住这个公式:

ΔH = E_生成物 - E_反应物

ΔH < 0,放热;ΔH > 0,吸热。

不用记定义,用这个逻辑去判断,比背一百条例子都管用。

二、哪些反应常放热?记住这四类

1. 所有燃烧反应

木柴烧、天然气烧、酒精灯烧,都是放热。只要是“燃”字开头的,基本不用犹豫。

2. 酸碱中和

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温度明显升高。这是实验室最直观的放热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O + 热量

3.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锌粒加稀硫酸,冒泡的同时手摸试管会发烫。

Zn + HSO → ZnSO + H↑ + 热量

镁、铁、铝和酸反应都一样。

4. 大多数化合反应

生石灰加水:CaO + HO → Ca(OH),剧烈放热。

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爆炸:H + Cl → 2HCl,也是放热。

注意:不是所有化合都放热。

比如C + CO → 2CO,是吸热的。这种例外不用死记,知道“大多数”就够了,考试遇到再具体分析。

三、哪些反应常吸热?三类必须拎清楚

1. 以C、H、CO为还原剂的反应

这类反应常出现在工业流程或还原金属氧化物中。

C + HO(g) → CO + H(水煤气反应)

CO + FeO → Fe + CO

这些反应需要持续加热,说明在吸热。

2. 铵盐和碱的反应

这是考试最爱考的实验现象题。

Ba(OH)·8HO + 2NHCl → BaCl + 2NH↑ + 10HO

反应时试管变冷,玻璃片和烧杯粘住,闻到氨味。

这个实验在课本里有图,考试必考,别只背方程式,要会描述现象。

3. 大多数分解反应

KClO加热制氧气:2KClO → 2KCl + 3O↑

KMnO加热制氧气:2KMnO → KMnO + MnO + O↑

CaCO高温分解:CaCO → CaO + CO↑

这些反应都需要持续加热,说明能量不够,必须从外界“借”。

注意:不是所有分解都吸热。

比如2HO → 2HO + O,常温就能分解,放热。

但考试一般考的是需要加热的分解,所以记住“加热型分解=吸热”基本没错。

四、怎么快速判断反应吸放热?

考场时间紧,别算能量差。用这三招:

1. 看有没有“燃烧”“中和”“金属+酸”——直接判放热。

2. 看有没有“铵盐+碱”“加热分解”“碳/氢气/一氧化碳参与还原”——直接判吸热。

3. 看反应条件:需要持续加热的,多半吸热;自发发热的,多半放热。

别迷信“规律”,但要熟悉高频模式。高考题不会考冷门反应,考的都是你课本里反复出现的那几种。

五、常见陷阱,避开就是得分

陷阱一:说“所有化合反应都放热”

错。C + CO → 2CO 是吸热。题目如果这么写,立刻排除。

陷阱二:说“分解反应都是吸热”

错。过氧化氢分解是放热的。但考试题一般不会这么刁钻,重点还是CaCO、KClO这类。

陷阱三:把物理变化当化学变化

冰融化吸热,不是化学反应。题目问“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选项里有“冰融化”,直接跳过。

六、实战建议:每天练三题,一周见效

1. 给你三个方程式,判断吸放热

① 2H + O → 2HO

② NHCl(s) → NH(g) + HCl(g)

③ Fe + CuSO → FeSO + Cu

答案:①放热,②吸热,③放热

2. 实验现象题

Ba(OH)·8HO与NHCl混合后,观察到什么?

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试管变冷,烧杯与玻璃片粘连。

3. 原理分析题

为什么木炭燃烧能取暖?

答: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多余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别背答案,自己说一遍。能用白话讲清楚,说明你真懂了。

化学不是靠刷题堆出来的,是靠理解逻辑走通的。你不需要记住所有反应,但必须知道能量变化的底层逻辑:断键吸能,成键放能,谁高谁低决定方向。

这节内容,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填空题都会考。你今天搞懂它,下次月考,就能稳拿6分。

别等老师讲第二遍,现在就拿张纸,写下:

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反应物能量高 → 放热

生成物能量高 → 吸热

抄三遍,闭眼能默出来,你就赢了。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
  2. 王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
  3. 张教员 北京大学 生物与医药
  4. 何教员 西安汽车大学 汽车工程
  5. 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消防工程
  6. 马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7. 郭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大一英语专业)
  8. 徐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9. 陈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10. 刘教员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