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考完试后,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能做的三件事

考完试后,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能做的三件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9
考完试后,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能做的三件事

考试结束,成绩单发下来了。孩子低头不语,把卷子塞进书包最底层;或者反过来,考得不错却绷着脸,怕一放松就掉下去。这不是个例,是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日常。

成绩出来,不是终点,也不是审判。它只是孩子学习路上的一次反馈。关键不是分数高低,而是我们怎么接住孩子的情绪,怎么帮他们从情绪里走出来,继续往前走。

第一件事:别急着讲道理,先听他说

孩子考砸了,家长第一反应往往是:“你怎么又粗心?”“这题讲过多少遍?”“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这些话,听起来像关心,其实是在回避问题。孩子要的不是分析,是被理解。

你可以说:“我知道你这次很在意,心里肯定不好受。”

或者:“你为这次考试花了多少时间,我都看在眼里。”

不需要马上给出解决方案。有时候,沉默地陪他坐一会儿,递一杯温水,比十句“你要振作”更有效。情绪像水,堵住只会泛滥,疏导才能流走。允许他难过,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哭。这不是软弱,是他在处理内心的震荡。

等他情绪平缓了,再问一句:“你觉得,这次哪里最让你意外?”

这个问题,比“你错在哪”更轻,却更有力。它让孩子从“我失败了”的自我否定,转向“我看到了什么”的观察者视角。

第二件事:别用“别人家孩子”当镜子,用过去自己当路标

很多孩子会想:“这次考不好,高考肯定完了。”“同学都知道我考差了,以后怎么看我?”这些念头,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长期被比较、被评价的回声。

你可以告诉他:“我高二时也有一回数学考了78分,全班倒数。那段时间我天天躲着老师,连作业都不敢交。但后来我发现,错的那几道题,其实我都会,就是考试时太慌了。再后来,我每天做题前先深呼吸三次,慢慢就好了。”

讲自己的故事,不是炫耀,是让他知道:跌倒不是终点,是很多人都走过的路。你不是一个人在爬坡。

如果孩子考得好,也别只说“真棒”。可以问:“这次你觉得自己哪一步做对了?下次还能怎么做得更好?”

把焦点从“结果值得表扬”转向“过程值得总结”。这样,好成绩不是奖励的终点,而是下一个台阶的起点。

第三件事:别管“计划”,先做一件小事

很多家长一看到成绩不理想,马上列计划:每天多学一小时,错题本重做三遍,周末报补习班。可孩子不是机器,情绪没处理好,再完美的计划也执行不下去。

真正有用的做法,是帮他从“我要改变一切”变成“我明天做一件小事”。

比如:

- 明天放学后,先整理错题本的一页,只挑一道题,弄懂它。

- 晚饭后,和你一起把这次试卷上的错题分类:是概念不清?计算失误?审题漏了?

- 周末上午,去公园散步半小时,不谈学习,只聊他最近喜欢的歌、电影、游戏。

这些事,不轰动,不宏大,但真实、可操作。孩子不需要“逆袭”的神话,他需要的是“我能行”的微小确认。

你不需要他立刻进步30分,你只需要他明天愿意翻开书本。

成绩,是数据,不是定义

考试不是为了证明孩子有多聪明,而是为了告诉我们:哪里的路还没走稳,哪里的工具还没磨利。

一道数学题错了,可能是因为公式记混了,也可能是因为那天早上没吃早餐,注意力飘了。一道作文跑题,可能不是写作能力差,是没读懂题干里的关键词。

我们教孩子看成绩,不是看排名,而是看线索。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

拿出试卷,找三道错题,问:

1. 这道题,错在哪个环节?(概念?计算?时间?)

2.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调整?

3. 下次遇到类似的题,你准备先做什么?

不用写长篇分析,三句话就够了。重点是让孩子从“我完了”变成“我看到了问题”。

别怕孩子放松,怕的是他不敢停

考得好的孩子,容易陷入“必须一直好”的焦虑。他们不敢休息,怕一松劲就掉下去。这种压力,比考差更伤人。

你可以告诉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你有权利好好吃一顿饭,睡个懒觉,打一局游戏。但别一边玩一边想‘我是不是浪费了时间’。”

真正的休息,是心不悬着。

当你能完全放松时,你才真的在充电。

如果他一边玩一边焦虑,那就停。

“我们不玩了,现在你最想做的一件学习相关的事是什么?”

哪怕只是翻一页书,背五个单词,也行。

行动,是治愈焦虑最好的药。不是因为“必须努力”,而是因为“我想试试看”。

记住一句话:

教育不是把孩子推上高台,而是陪他走过泥泞。

成绩会变,情绪会退,但一个能面对失败、能整理情绪、能从小事开始行动的孩子,他的人生,不会被一次考试定义。

你不需要他每次满分。

你只需要他,考完之后,还能抬起头,继续往前走。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