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画图时总乱成一团?小学数学阶段图这样画,越画越明白

孩子画图时总乱成一团?小学数学阶段图这样画,越画越明白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30
孩子画图时总乱成一团?小学数学阶段图这样画,越画越明白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做数学题时,看懂了题,算错了数;背熟了公式,一用就乱。不是孩子不认真,而是知识在脑子里像散落的积木,没有结构。这时候,一张简单的阶段图,就能帮孩子把零散的步骤串起来。

什么是阶段图?它不是美术课上的涂鸦,也不是老师贴在墙上的标准模板。它是孩子自己动手画出来的思维路径,把一道题、一个单元、一类题,变成看得见的流程。画得粗糙没关系,关键是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想清楚了“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为什么这么做”。

第一步:别急着画,先问清楚——这道题要理清什么?

不是所有数学题都适合画图,也不是所有图都长一个样。关键看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是解应用题,比如“小明有15元,买铅笔花了3元,剩下的钱买橡皮,每块2元,能买几块?”——这时候用流程图最合适。

用箭头从左到右连起来:

读题 → 圈出数字和问题 → 拆解成两个步骤(先减后除) → 列算式 153=12,12÷2=6 → 检查单位和答案是否合理。

孩子每画一个箭头,就在心里过一遍:“我刚才干了啥?” 画完,题目也吃透了。

如果是复习“图形”这个单元,孩子分不清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树状图就派上用场。

中间写“四边形”,往下分两支:一支写“按边分”,下面再分“四条边相等”“对边相等”“都不相等”;另一支写“按角分”,下面分“四个直角”“有两个直角”“没有直角”。

孩子用铅笔轻轻画,画错了撕掉重来,边画边说:“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还有四个直角,所以它在这儿。” 他不是在抄课本,是在重建自己的认知。

如果是讲“数的发展”——从自然数到分数,再到小数——时间轴最合适。

在一张长纸上,从左到右画一条线,标上几个关键点:

一年级:数苹果(1、2、3)

三年级:分披萨(一半、四分之一)

五年级:写成0.5、0.25

孩子一边画,一边说:“原来分数就是分着吃东西,小数是另一种写法。” 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一条有逻辑的路。

第二步:工具不用高大上,纸笔就能出效果

别被那些花哨的思维导图软件吓住。小学生不是程序员,他们需要的是能摸、能撕、能改的东西。

彩色卡纸剪成小方块,写上关键词:加法、减法、进位、借位。

便利贴贴在墙上,今天贴一个“余数不能比除数大”,明天发现理解错了,撕下来重写。

记号笔涂红:错题里常错的“单位没统一”,就用红笔圈出来,贴在图上最显眼的位置。

三角形△标公式:周长 = 2×(长+宽)

圆圈○标提醒:分数加减要通分!

有的孩子喜欢贴图片。找一张披萨图,剪成四块,贴在“1/4”旁边;画个水杯,标上“半杯=0.5”,贴在小数那栏。这些都不是装饰,是记忆的钩子。

第三步:什么时候用?不是考试前才画

很多人以为阶段图是期末复习的专属工具,其实它更适合日常用。

预习时:发一张空白的“乘法口诀结构图”,让孩子自己填。

“二三得几?”“四五得几?”孩子边填边发现:5的口诀,个位是5或0;9的口诀,十位和个位加起来都是9。这不是背,是发现规律。

上课后:回家拿出A3纸,和孩子一起画“今天学了什么”。

不要问“你听懂了吗”,而是问:“你觉得哪个地方最难画出来?” 孩子卡住的地方,就是他没真懂的地方。

错题整理:别只抄错题,把错题贴在图上对应的位置。

一道竖式计算题,个位对齐错了,就贴在“计算步骤”里的“对齐数字”那一格,旁边写一句:“我忘了数位要对齐。”

孩子看到自己画的图里,有红笔圈的错点,比老师批改10遍都记得牢。

别犯这3个错

第一,别一张图塞满二十个知识点。

孩子画图不是比赛谁画得多,而是谁想得清。一张图,核心节点不超过六个。多了,就乱了。

第二,别让孩子抄课本上的图。

课本上的图是专家写的,孩子看不懂。要让他用自己的话写,哪怕写“加法就是合起来”,也比抄“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强一百倍。

第三,别画完就扔。

每学完一个单元,拿出来看看,加点新内容。

上个月画了“加减法”,这个月加了“乘法”,下个月再加“括号优先”。图是活的,知识也是活的。

家长能做什么?

不用买资料,不用报班。每周抽二十分钟,和孩子摊开一张A3纸,不说话,一起画。

你画你的一半,他画他的那一半。

他画错了,你不说“你错了”,你问:“你觉得这里该连哪边?”

他画对了,你不说“真棒”,你问:“下次要是遇到类似的题,你会怎么改这张图?”

这不是在画画,是在教孩子怎么思考。

很多孩子数学差,不是因为笨,是因为没人教他怎么把脑子里的碎片拼起来。一张图,就是那个拼图的底板。

当孩子能自己画出“分数怎么来的”“应用题怎么拆”“竖式为什么对齐”,他就不再只是做题的机器,而成了会思考的人。

不需要炫技,不需要完美。

一张皱巴巴的纸,几笔铅笔线,几个红圈,几个贴纸,

就能让孩子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路。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杨教员 长春师范大学 数学专业
  2. 张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3. 丛教员 北京印刷学院 视觉艺术与出版设计
  4. 肖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工程
  5. 任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新闻传播
  6. 白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7. 赵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类
  8.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应用统计
  9.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10.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