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感恩写成诗,把学习变成习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9】
你不需要在毕业时才想起该感谢谁。
真正能让你走得更远的,不是几句抒情的句子,而是每天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整理一次错题。
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不是用来怀念的。
是用来打底子的。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或者孩子不够聪明。
其实,真正决定成绩的,是方法,是习惯,是每天坚持的那一点动作。
第一,别迷信“刷题”,要会“复盘”
做一百道题,如果错的还是同一个地方,那这一百道题等于白做。
真正有效的是:
- 每次考完,拿出错题本,把错题抄一遍,不抄答案,只抄题干。
- 问自己:我错在哪儿?是概念不清?计算粗心?审题漏条件?
- 把同类题找三道,再做一遍。
- 一周后,不看答案,重做一遍。
错题不是用来贴在本子上当装饰的。
是用来当靶子,天天打,直到打中为止。
第二,时间不是挤出来的,是规划出来的
学生常说:“我没时间。”
其实,每天你有六小时是能自由支配的——早自习前30分钟,午休后40分钟,晚饭后1小时,睡前40分钟。
加起来,就是3小时。
你用这3小时干了什么?
刷短视频?发呆?玩手机?
还是:
- 20分钟背英语单词
- 30分钟做数学压轴题
- 40分钟整理物理公式
- 30分钟读一篇语文阅读理解
- 20分钟回顾当天错题
别等“有空”才学习。
学习,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安排,像吃饭、睡觉一样。
第三,别靠“突击”,要靠“积累”
语文阅读理解,不是考前背模板就能拿高分。
你得读。
每天读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或议论文,不求快,求懂。
读完问自己:
- 作者想说什么?
- 用了什么结构?
- 哪句话最有力?为什么?
英语词汇,不是靠考前背单词书。
你得在阅读中记。
遇到一个新词,查一下,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床头。
第二天起床第一眼看到,晚上睡觉前再看一眼。
七天,你就能记住它。
数学公式,不是靠死记硬背。
你得推一遍。
比如,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 x = -\frac{b}{2a} \]
你怎么来的?
从配方法推一遍。
推过一次,你永远忘不掉。
第四,家庭教育不是催作业,是陪习惯
家长最常说的话是:“你怎么又没写作业?”
这句话没用。
有用的是:
- 晚上8点,你关掉电视,坐到孩子旁边,拿出自己的书,安静地看。
- 孩子写作业,你不出声,不打断,不问“写完了吗?”
- 孩子遇到难题,你不说“这么简单都不会”,而是说:“你先想想,哪里卡住了?”
你不是孩子的监工。
你是他的榜样。
你安静看书的样子,比一百句“你要努力”都管用。
第五,试卷不是用来考分的,是用来找漏洞的
每次考试后,别只看分数。
看三样:
1. 哪类题丢分最多?(选择?计算?应用?)
2. 哪些题是“会做但做错”?(粗心?速度?书写?)
3. 哪些题是“根本不会”?(知识点断层?)
然后,按这三类,做三件事:
- 会做但错的:每天练5道同类题,限时完成。
- 根本不会的:找课本对应章节,重学,做课后习题。
- 丢分最多的模块:每周集中攻克一个,直到稳定得分。
别想着“全面提高”。
你做不到。
你只能一个一个点,打穿它。
第六,别把“努力”当口号,要把它当动作
努力不是熬夜到凌晨两点。
努力是:
- 闹钟响了,立刻起床,不赖床。
- 作业写完,主动检查两遍。
- 周末不打游戏,去图书馆坐两小时。
- 考试前,不抱佛脚,提前一周开始复习。
你不需要感动自己。
你只需要让结果说话。
你不需要写诗感谢母校。
你只需要在毕业那天,手里攥着一张成绩单,上面的分数,是你每天早起、晚睡、纠错、重做的结果。
你不需要说“谢谢老师”。
你只需要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写下你的名字,然后告诉自己:
“这一切,都是我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别等告别时才想起感恩。
感恩,是现在就把自己变成一个能扛住压力、能独立思考、能持续进步的人。
你现在的每一分钟,都在为五年后的自己铺路。
别浪费。
别把时间花在写诗上。
花在题上。
别把感情藏在歌词里。
藏在行动里。
你不需要被记住。
你只需要,变得更强。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张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 杜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 丛教员 北京印刷学院 视觉艺术与出版设计
- 肖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工程
- 任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新闻传播
- 白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赵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类
-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应用统计
-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