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月洗凡心:一堂语文课的诗意觉醒

月洗凡心:一堂语文课的诗意觉醒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21
月洗凡心:一堂语文课的诗意觉醒

当暮色四合,一缕月光悄悄爬上书桌,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被一句古诗轻轻拨动心弦?最近,我带着学生走进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短短85个字的散文,竟成了我们共同的月光之旅。没有复杂的公式,没有生硬的背诵,只有一盏灯、一曲琴音,和一群孩子眼中闪烁的好奇。

这堂课让我明白,学习从来不是填鸭,而是让文字在心底长出根须,扎进生活的土壤里。

课堂开始前,我让学生们先读一遍课文。没有提前讲重点,只问了一句:“你读到哪句时,心里突然一亮?”第二天,教室里炸开了锅。一个女孩举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句像在问自己,好像月亮一直都在,可我们总没空抬头看。”另一个男孩挠头:“‘闲人’是什么意思?我天天忙作业,哪有闲啊?

”这些疑问不是漏洞,而是钥匙。我顺势把“闲”字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查资料、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时,他们翻出苏轼被贬黄州的背景:乌台诗案后,他从朝廷大员变成“罪人”,却在黄州种地、写诗、看月。学生小声嘀咕:“原来‘闲’不是没事儿干,是心里没那么多杂念了。

”我补充了“东坡”别号的来历——他自号“东坡居士”,因为黄州东坡那片荒地,成了他安放灵魂的角落。这下,学生眼睛亮了:原来“闲人”是种豁达,不是闲得发慌。

接下来,我放起了《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音乐一响,教室里瞬间安静。我轻声说:“闭上眼睛,想象你站在承天寺的庭院里,月光洒在石板上,像一层薄薄的水。”孩子们慢慢合上眼,教室里只有琴声流淌。我继续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清亮得能照见水底,水草摇曳,其实是竹柏的影子在晃动。我问:“此刻,你看见了什么?”一个男生说:“我好像看见苏轼坐在那里,心里没那么苦了。”另一个女孩声音轻得像风:“他是不是把被贬的委屈、想家的愁,都泡在月光里了?”音乐停了,他们睁开眼,有人悄悄擦了擦眼角。

我接着引出苏轼的《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生总被名利牵着走,何曾真正属于自己?学生点头:“对啊,他看月亮,是把心放空了。”这句词不是课本里的死知识,成了他们理解“闲情”的活钥匙。

最让我动容的是朗读环节。学生们反复读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声音从试探到坚定。我板书下“长夜两闲人,月洗一片心”,没有解释,只说:“写下来吧,这是你们此刻的感受。”一个男孩在本子上画了个月亮,旁边写着:“原来学习可以这样舒服。

”我忽然想起自己读中学时,也常被“闲人”绕晕,直到某天在校园的月光下,突然懂了——苏轼不是在说闲,是在说“停一停”。我们总在赶时间,却忘了抬头看月亮。

这堂课让我重新思考:语文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记住“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比喻,而是教他们发现文字里的温度。当学生说“月亮一直都在,可我们总没空抬头看”时,我看到的不是答案,是他们开始用眼睛看世界。学习不是填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那些被“闲”字困惑的孩子,后来在作文里写:“原来‘闲’是心能呼吸的空隙。

”这比任何标准答案都珍贵。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闲人”。他们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却渴望一片月光。我们常以为教育是灌输,但真正的教育,是帮他们找到那片月光。比如,下次读古诗,别急着讲“主旨”,先问:“你读到这句时,想到了什么?”或许孩子想起外婆的院子,想起雨后青草的气息。这些细小的共鸣,比背诵更深刻。

我常想,苏轼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不是在问月亮和竹柏,是在问人心。月亮不挑日子,竹柏不挑地方,可我们总以为美好要等“以后”。学习也一样,不必等“考完试”,此刻的困惑、此刻的发现,都是珍贵的月光。课堂上,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您读这篇时,也觉得心静了吗?

”我点头:“是啊,那一刻,我好像听见了苏轼的叹息,也听见了自己的呼吸。”这种共鸣,才是学习的甜味。

现在,我总在课后问学生:“今天,你看见月亮了吗?”有时他们摇头,有时他们笑着指窗外。但我知道,那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已悄悄种进心里。学习不是为了分数,是为了在忙碌的缝隙里,留一扇窗,让月光透进来。当孩子能从“闲人”里读出自由,从“月”里读出安宁,教育才算真正开始。

月光从不说话,却洗亮了无数个夜晚。这堂课后,我再没提“重点词句”,只和学生一起在月光下走走。他们说:“老师,下次我们读《赤壁赋》,能带耳机听音乐吗?”我笑了。学习啊,本就是一场温柔的相遇——你愿意停下脚步,月光自然会来敲门。

我想对所有在学习路上奔跑的人说:别急着赶路。今晚,抬头看看月亮吧。它一直都在,像苏轼的句子,像你心里的那片闲地。当文字在心底轻轻一颤,你便知道,学习从未是负担,而是灵魂的归途。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是要逃离,而是学会在平凡里,看见月光。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尚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 张教员 昆明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全科)
  3. 银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网络与新媒体
  4. 陈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能源动力
  5. 陈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能源动力
  6. 陈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7. 刘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车辆工程
  8. 胡教员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张教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 刘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