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厌学了,还适合请家教吗?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13】
近年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非常困惑且无助的咨询,我的孩子不但逆反,而且已经表现出来非常厌学了,这种情况是否需要请家教?结合厌学的根源和家教的功能定位综合判断。相较于单纯成绩落后的 “学渣”,厌学孩子的核心问题往往不在于知识漏洞,而在于学习动力缺失、情绪抵触或心理负担,因此需更谨慎地评估家教的适配性。
从厌学的本质来看,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可能源于长期挫败感(如频繁跟不上进度)、学习方法低效导致的无力感、对学科兴趣缺失,甚至是家庭过高期望带来的心理压力。此时若盲目请家教进行 “填鸭式” 补课,很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将家教与 “被迫学习” 画等号,进一步激化抵触情绪。比如有的孩子因数学成绩差被家长强行安排每天两小时家教,结果反而从 “不爱学数学” 演变成 “拒绝所有学习活动”,这就是忽视厌学情绪本质的典型误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厌学孩子完全不需要家教,关键在于家教能否跳出 “知识灌输” 的框架,承担起 “动力重建者” 和 “情绪疏导者” 的角色。当前家教市场的服务已从单一学科辅导向多元化延伸,部分家教(尤其是具备教育心理学背景或相关经验者)能通过个性化沟通找到厌学症结:若是因基础太差导致的 “畏难型厌学”,家教可从极简知识点切入,通过小步骤成功积累信心;若是因学习方法僵化导致的 “低效型厌学”,家教能帮助孩子重构学习流程,用游戏化、生活化方式降低学习难度;若是因缺乏目标导致的 “迷茫型厌学”,家教可结合孩子兴趣搭建学习与成长的关联(比如用编程兴趣引导数学逻辑学习)。成都地区就有案例显示,擅长 “兴趣联结教学” 的家教,能让厌学学生重新建立对学习的掌控感。
不过,聘请家教前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孩子对家教服务无强烈抵触。家长需先通过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若孩子明确表示 “不想要家教”,强行安排只会适得其反,可先从调整家庭学习氛围、减少批评指责等基础工作做起;二是家教具备适配能力。要优先选择沟通能力强、擅长 “非智力因素培养” 的从业者,而非单纯追求名校背景或学科成绩。面试时可重点考察家教是否会询问 “孩子讨厌学习的具体场景”“平时的兴趣爱好” 等问题,而非一上来就谈 “知识点补习计划”。
对于重度厌学(如拒绝上学、提到学习就情绪崩溃)的孩子,更建议先寻求专业心理干预或教育咨询,待情绪状态稳定后,再根据具体需求引入家教辅助。此时家教的核心任务不是追赶成绩,而是帮助孩子重建学习信心、探索适合的学习节奏,这与当前家教市场向 “精细化、个性化” 转型的趋势完全契合。
总之,厌学孩子是否需要请家教,取决于家教能否针对性解决 “不想学” 的根源问题。若能找到适配的服务模式,家教可以成为撬动学习动力的支点;若只是盲目补课,则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稻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王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学(舆情分析方向)
- 袁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学
- 谭教员 中南大学 结构工程
- 唐教员 中国音乐学院 二胡
- 王教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资源与环境
- 王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
- 陈教员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
- 乔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
- 马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经济
- 杨教员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