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如何完成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下次考试逆袭呢?致所有考生!

如何完成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下次考试逆袭呢?致所有考生!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10
如何完成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下次考试逆袭呢?致所有考生!

北京中考在线小编认为,考试的目的在于阶段性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竞赛类考试的选拔性质外,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的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就拿近期的期中考试来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我们如何在下一次考试来临之前做好总结、复习,逆袭?

问题一:怎么分析?

1.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问题情景不清,就是没有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表述不清,就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2.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① 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 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 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 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4. 从原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原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问题二:错题怎么处理?

题目做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像概念模糊、推理不明、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这种分类在分析每道题目时要用到,对于所有科目整体分析把握时,建议使用这三大类别区分统计:

1. 会做而做错的题

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心知肚明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还有明明会又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确实会,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却在考场上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有时一走出考场立即就想起来了;有时试卷发下来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当时在考场上怎么会做成这个样子等等。

这类问题是低级错误。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如何消灭“会而做错的题”呢?

(1)详细分析错因

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那就定义为“审题错误”;

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那就定义为“计算错误”;

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那就定义为“抄写错误”;

有些错误是字词或字母、符号等写颠倒了,那就定义为“笔误错误”等等。

一定要分析的具体、清晰。

(2)要定量

就是把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统计每种错误共有几处。各科老师都会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这非常重要。

(3)设立目标

将定量找出的每一种错误,设定一个经过几次要将其减少到趋近于零的目标值。如“审题错误”,我的目标是七处→五处→三处→零;“计算错误”,我的目标是五处→两处→零等。

(4)找出改进方法

比如说:“审题错误”是否问题出在着急慌张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为什么着急慌张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可能是考试方法不当,也可能是心理存在问题或是外界干扰刺激等。对于改进“审题错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审题,快解题”。

再如“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乱不乱的分界是当回头查找时,你能否找到看清。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

2. 模棱两可的题

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或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

这类问题是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的不够自如造成的。

如何攻克这类问题?

1. 找出这些内容

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章?哪节?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的问题等。

2. 搞懂弄通上下功夫

首先翻翻书,找到那个知识点,认真读一读,深入思考,细细回味……经过这个过程还搞不懂,就要请教老师了。即使你自认为搞懂了,最好也要请教老师,印证一下你的思路是否清晰?你的分析是否全面?你的解答是否完整等。

3. 就是找类型题演练

没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是达不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的,当然也不必搞题海战术,这就因人而异了。每做完一道题最好要停下来思考思考,不但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化归能力等的训练。这类问题不是一点儿不懂的内容,是不够精通的内容,经过努力,经过考试的验证,必定会被攻克的。

3. 不会做的题

找不到解题切入点,演算不下去等情况。这类题目往往都是综合压轴题,需要有解题能力。

如何提升解题能力,来应对不会的题呢?

对于不会的题,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考试的范围肯定是同学们平时学习的范围,那么同学们就要找到自己平时听课过程中,是否漏掉了哪些知识点,或者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

那么,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课堂,认真听老师讲课。如果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就多记笔记,多总结知识点。坦率讲,别把初四大考小考成绩看的太重。成绩只是用来反映孩子平时学习状态的。初四的反复演练无非是一次次的检验,成绩起伏很正常。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哦!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2.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3.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4.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5.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6.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7.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8.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9. 郭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