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升初最后一个月,语文数学英语怎么抓?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实操日记

小升初最后一个月,语文数学英语怎么抓?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实操日记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4
小升初最后一个月,语文数学英语怎么抓?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实操日记

今天是5月22日,离小升初考试还有不到三十天。教室里的气氛有点不一样了,有人开始埋头刷题,有人翻出旧课本,有人在课间偷偷问同桌:“你背完第十二册课文了吗?”我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天的任务:背课文、做试卷、改错题。没有惊天动地的计划,也没有什么高深方法,就是一件一件,按部就班地做。

语文:不是背得多,是背得准

语文复习,很多人一上来就说要背全文。我试过,背了三篇就头晕,第二天全忘了。后来我换了个方式:不求全篇,只抓重点。

每两周,我选两个单元。如果单元里有要求背诵的课文,我就背下来;如果没有,我就找老师平时强调过的句子——比如《匆匆》里“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或者《十六年前的回忆》里“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这些句子,考试常考,老师也爱出填空。

背完一个单元,我不急着往下走。我会闭上眼睛,从头到尾默一遍。不看课本,不翻笔记,能想起来的就写,想不起来的用铅笔圈出来。第二天再补。这样来回三遍,课文里的字词、标点、顺序,就基本牢了。

课本之外,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书全翻了一遍。现在背到第十一册,每天抽二十分钟,翻一页,读一句,不求快,求熟。不是为了背下整本书,而是让那些熟悉的句子、词语,重新在脑子里“活”过来。考试时遇到阅读理解,看到“比喻”“拟人”“前后呼应”这些词,心里就有底了。

作文我写得还行,不靠押题,靠积累。我每天抄一句好句子,不抄全文,就抄那一句。比如:“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屋顶上。”写进本子,晚上睡前看一眼。时间长了,自己写的时候,也能冒出类似的表达。

数学:每天一张卷,不是为了多,是为了懂

数学,我信一句话:做错的题,比做对的题更有用。

我不追着做十套卷,我每天只做一套。不是随便哪一套,是学校发的模拟卷,或者去年区里的真题。做完,不急着对答案。先自己检查一遍,圈出三道最没把握的题。

对完答案后,我把错题抄在本子上,旁边写清楚:错在哪?是计算漏了小数点?是单位没换?还是题目没读懂?比如有一道题:“一个圆柱体高10厘米,底面半径3厘米,求表面积。”我算成了侧面积,漏了上下两个底。错因写:“公式记混,没审清‘表面积’。”第二天再看一遍,再做一遍类似的题。

我不喜欢题海战术,但我知道,有些题型,不练几遍,考试时还是会手生。比如分数应用题,我专门挑了五道经典题,反复做,直到能讲给别人听。讲出来,才算真懂。

每天做完,我只花十分钟订正。不抄答案,不抄过程,只写“我为什么错”。时间久了,错题本比课本还厚,但它是我最信任的老师。

英语:听力和语法,不是靠背,是靠听和用

英语是我最头疼的。单词记了忘,忘了记,语法像一团乱麻。但我没放弃,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听力,每天二十分钟。不听英语儿歌,不听慢速对话,就听小升初真题的听力部分。早上起床洗漱时放,吃饭时放,走路时放。不盯着听,就当背景音。听多了,耳朵就习惯了那些语调、连读、弱读。比如“want to”听起来像“wanna”,一开始我总听成“wanna”是两个词,后来一听就懂。

笔头部分,我每天默一篇课文。两天一篇,一周四个单元。不是抄,是闭着眼睛写。写完对照,错一个词,就重写整句。句子写顺了,单词就记住了。

语法,我不背规则。我用《名师点拨》,每周看两个单元。看的时候,不抄笔记,只划重点:什么时候用一般过去时?什么时候用现在完成时?例句旁边我用铅笔写小注:“这里‘has gone’说明人不在了”,“‘did’是过去式,后面不能加s”。

做试卷,我坚持“做完—批改—订正—归类”四步。妈妈帮我批,她不看对错,只看我有没有改。改了,她就点头;没改,她就等我明天再改。错题我分三类:词汇型、语法型、理解型。每类单独整理,每周复习一次。

六单元,我集中做期末真题。不是为了刷数量,是为了熟悉出题风格。听力放三遍,我听两遍做题,第三遍核对。阅读题,我划关键词,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动作。作文,我背了五篇范文,但不是全文背,是背结构:开头怎么引,中间怎么展开,结尾怎么收。考试时,套进去,改几个词,就能用。

这一个月,我没有熬夜,没有报班,没有买所谓的“密卷”。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背二十分钟语文;中午午休前,做一道数学题;晚上九点前,听一段英语,默一篇课文。周末,我只做一套完整试卷,其余时间,去公园走走,帮妈妈洗碗,和弟弟下盘棋。

我不是天才,也没人告诉我“秘诀”。我只是知道,考试不是比谁背得多,而是比谁记得牢,谁错得少,谁在紧张时还能稳住。

现在,我每天看着自己的错题本,心里不慌。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圈出来的错误,都是我离正确更近一步的证据。

考试那天,我会带着这本子走进考场。不是为了看,是为了提醒自己:你已经走得很远了,别怕,继续走。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2.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3.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4.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5.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6.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7.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8.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9. 郭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