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古诗《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古诗《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7-30
古诗《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回忆一下:前面都学过那些关于战争的诗词?这些诗词有的描写了边塞风光,有的讲述了战争故事,有的抒发了将士的爱国情怀,还有的倾诉了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战争的诗,看看这首诗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战争的?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2、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二、齐读课题,了解乐府诗

1、齐读课题,从哪儿看出与战争有关?

2、关于乐府诗,谁愿意把自己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师补充: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它来自劳动人们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

三、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过渡:这个少年从军,好不容易返回故乡,那么展现在他眼前的又是怎样的一幕呢?

2、预习检测。

我会读。

冢  狗窦  雉  旅葵  舂谷  羹  贻

说说词意。

始:   遥:   冢:  窦: 舂谷: 葵:  持:   羹:  雉:   沾:

四、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小组交流诗歌大意。

汇报展示。

2、朗读喜欢的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3、指导感情朗读。

第一句:读出战争历经的时间之长和迫切与亲人团聚心情。

第三、四句:请大家也怀着悲伤的心情告诉老兵。

老人看到什么?这是一幅什么景象?你能把这种荒凉的景象读出来吗?

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女生读第4句)他曾经的家人在哪儿呢?(出示,生读:松柏冢累累)是啊,他再也见不到曾经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曾经热闹的家园了,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老人那颗带着期望回乡的心也已经由热变冷,(凉),由喜到悲/哀了。(板书:悲/哀)

第五句:他的苦仅仅是生活上的苦吗?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痛苦。大家想象一下:在当时年代,是不是只有老兵一人忍受这样的痛苦呢?还有那些人也向老兵一样孤独呢?

师:不说其他,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啊谁的痛苦。把老兵的凄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六句:读出老人悲哀之情。

4、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再次齐读古诗,进一步走进老兵的内心。

5、说说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老兵的同情、对封建兵役制度的憎恨。)

五、拓展。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师小结: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千千万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人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人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着武装冲突,因此珍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六、课堂检测。

填空:

1、这是一首(   )诗,作者是从(    )角度来写战争的。

2、这首诗主要讲述了(            ),表达了诗人(                        )感情。

七、作业:背诵诗歌。

板书:

十五从军征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