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解释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解释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23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解释

古韵悠扬,诗意童年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古诗以其独特的韵味,记录着古人的情感与智慧,而那些描绘儿童生活场景的篇章,更是以其纯真无邪,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本文将带领你走进三位宋代诗人的世界,通过他们的笔触,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童趣与自然之美。

《牧童》——吕岩笔下的田园牧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的《牧童》,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乡村画卷。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绿草如茵,仿佛大自然铺设的翠绿地毯,绵延至天际。夕阳西下,晚风轻拂,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悠扬的笛声,那是牧童在享受着属于他的闲暇时光。这笛声,既是对一天劳作的告别,也是对宁静夜晚的欢迎。

诗中继续写道:“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归来,饱餐一顿后,并未急于卸下一身的疲惫,而是直接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身披蓑衣,仰望明月,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最纯粹的安宁。这幅画面,不仅展现了牧童生活的质朴与自由,更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舟过安仁》——杨万里的童心未泯

转而至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我们遇到了两个机智的小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桌坐船中。”在这只简陋的小渔船上,两位孩童收起竹篙,停下桨板,悠然自得地坐在船舱之中。接下来的两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揭示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原来,他们张开伞,并非为了避雨,而是巧妙地利用风力推动小船前行。这看似无厘头的行为,实则蕴含了孩童们探索世界的乐趣与创造力。杨万里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了这份纯真与智慧,让我们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了孩童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可能。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笔下的温馨家园

让我们跟随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走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简陋的茅草屋,依溪而建,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草地,清新自然的环境为这个家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接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描述了一对老夫妇,酒后微醺,用方言亲切交谈,那份岁月静好的温馨,令人向往。

再看孩子们,“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子勤劳地在溪边除草,二儿子则在家里编织鸡笼,各司其职,生活井然有序。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儿子无忧无虑,躺在溪边,悠闲地剥着莲蓬,那份纯真的快乐,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感叹,这便是童年最美好的模样。

在这些古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片段,更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无论是牧童的悠然自得、渔童的机智灵动,还是农家孩子的勤劳与欢乐,都是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与享受。这些诗歌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尘埃中,那份不被时间所磨灭的童真与诗意。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施教员 清华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 陈教员 哈尔滨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郑教员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4. 李教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5. 李教员 浙江大学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6. 王教员 烟台南山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7. 王教员 河北师范大学 英语
  8. 翁教员 福建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9. 赵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土壤学
  10. 陈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