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3-29
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演讲词、散文诗、序言和随笔。这些文章不仅在形式上各具特色,而且在内容上也各有千秋。《灯下漫笔》是一篇杂文,通过冷静的理性分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激愤之情;《巴尔扎克葬词》则是一篇充满激情和深刻思想的演讲词;

《记忆》和《门槛》以诗一般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鲁迅诗稿〉序》以其独特的文体和精妙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我为何而生》则是一篇随笔,表达了作者的博大情怀。这些文章虽然形式各异,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散文范畴,尤其是偏重说理的散文。

散文的情与理

本单元的鉴赏重点在于散文的情和理。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细细品味。

1. 《灯下漫笔》:情理交融

《灯下漫笔》是鲁迅的一篇杂文,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冷静分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未来的深切忧虑。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理性思考,但这种理性并非冷冰冰的,而是饱含着作者的激愤之情。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需要仔细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情感与理性巧妙结合的。

鲁迅的文字犀利而深刻,既有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也有对人性光辉的赞美。这种情理交融的写作风格,使得文章既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又不失人文关怀。

2. 《巴尔扎克葬词》:深刻思想与激情语言

《巴尔扎克葬词》是法国作家雨果为纪念巴尔扎克所作的一篇演讲词。在这篇文章中,雨果不仅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还深刻探讨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激情,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敬仰之情。

同时,雨果的思想也非常深刻,他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的分析,揭示了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思想和激情语言。

3. 《记忆》与《门槛》:诗一般的语言与哲理启示

《记忆》和《门槛》都是散文诗,通过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记忆》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探讨了时间与记忆的关系,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门槛》则通过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揭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选择。这两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读起来如同一首首优美的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句,感受其中的美感和哲理。

4. 《〈鲁迅诗稿〉序》:独特文体与精妙语言

《〈鲁迅诗稿〉序》是一篇序言,通过对鲁迅诗稿的介绍,展现了鲁迅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文章的语言精妙,充满了智慧和幽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精妙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文章的独特文体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不仅是一篇序言,更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

5. 《我为何而生》:博大情怀与深刻思考

《我为何而生》是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世界的博大情怀。文章的语言朴实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坦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鉴赏这些散文,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 整体感知与重点领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在划分段落、归纳大意和挖掘字词的微言大义上花过多的工夫,而要投入感情,整体感知,重点领悟。通过整体感知,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2. 多元解读与开放讨论

文学鉴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别。因此,教师不要当学生的裁判,而要做学生的向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多元解读和开放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鉴赏水平。

3. 比较鉴赏与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加深理解本单元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例如,可以把《巴尔扎克葬词》和第一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可以把这篇葬词与《语文读本》第三册中的《巴尔扎克之死》进行比较阅读,看看它们在思想艺术上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比较鉴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异同,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与实施

1.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鉴赏要点,目的是指出某一篇文章的精髓,便于教师教学,学生一课有一得,从而避免散文鉴赏中的盲目和随意。例如,在教授《灯下漫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中的情理交融;在教授《巴尔扎克葬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深刻思想和激情语言。

2. 重视主题思想的理解

鉴赏的前提是了解文章内容,鉴赏的基础是理解主题思想。因此,教师教学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理解主题思想。只有在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之后,才能更好地鉴赏文章的情和理。

3. 注重表现手法的鉴赏

虽然本单元的重点是散文的情和理,但教师也不要忽视对表现手法的鉴赏。通过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和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例如,在教授《记忆》和《门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体会这些手法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4. 拓展阅读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阅读更多类似的散文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写作练习、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任教员 暨南大学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2. 张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3. 仁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4. 颜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武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类
  6. 陈教员 青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陈教员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语文
  8. 周教员 石河子大学 电子信息
  9. 李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关系
  10. 吴教员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