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别再被术语吓住:家长也能看懂的经济常识,帮孩子建立财商思维

别再被术语吓住:家长也能看懂的经济常识,帮孩子建立财商思维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8
别再被术语吓住:家长也能看懂的经济常识,帮孩子建立财商思维

你有没有在超市里,听见孩子指着打折的牛奶说:“妈妈,这是不是通货膨胀?”——你愣了一下,心里慌,嘴上却只能敷衍:“对对对,快买吧。”

我们总以为,经济是大人的事,和孩子没关系。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接触经济。

早餐的鸡蛋贵了,是通胀;

压岁钱存进银行,是储蓄;

妈妈说“这个月不买新衣服”,是预算;

爸爸加班多拿点钱,是收入增长。

这些都不是抽象概念,是孩子每天能摸到、能听见、能问出来的现实。

我们缺的不是教科书,是能把这些事讲清楚的人。

别把“通胀”当洪水猛兽

“恶性通货膨胀”这个词,听着像灾难片的片名。

可你只要告诉孩子:

“去年一包盐三块,今年要五块,明年可能七块——这就是物价在跑,钱不值钱了。”

孩子立刻就懂。

我们不需要讲“货币发行量”“法定准备金率”这些词。

但你可以带孩子去超市,一起记下三样东西的价格:

牛奶、鸡蛋、大米。

每个月都去看一眼。

三个月后,问孩子:“你觉得哪样涨得最快?为什么?”

这不是数学题,是生活课。

孩子会发现,不是所有东西都涨价。

有的菜便宜了,因为今年雨水多;

有的玩具贵了,因为进口零件断了货。

这背后,是供需、是生产、是全球链条。

孩子不需要知道“二级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但能明白:

钱不是凭空变多的,东西也不是突然变贵的。

什么是“预算”?不是账本,是选择

“复式预算制”这个词,能吓退一群成年人。

可你家的月度开销,其实就是它。

你每月工资到手,

一部分交房租,

一部分买菜做饭,

一部分留着给孩子报班,

还有一部分,存起来等过年买新棉袄。

这就是“当前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区别。

不是专业术语,是生活节奏。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

用三张纸,分别写上:

- “今天必须花”(吃饭、交通)

- “下周可以等”(买文具、看电影)

- “以后再用”(存钱买自行车)

孩子分完,你就问:“哪张纸最不容易撕掉?”

孩子会说:“存钱那张。”

那你接着问:“为什么?”

这就是财商的种子。

我们不教孩子“风险资本标准”,

但我们教他:

花出去的钱,不能全靠运气;

存下来的钱,才能撑住意外。

“法人股”“法人股东”?不如说“谁在管这家店”

孩子问:“为什么妈妈上班的公司,老板不是你?”

你可以说:

“公司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有人出钱,有人干活,有人管账。

出钱的人叫股东,他们不天天来上班,但决定能不能涨工资、能不能买新设备。”

这叫“法人股东”。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背后出钱的人”。

你家小区门口的小卖部,老板自己进货、自己收钱、自己定价格——他是唯一股东。

可大公司不一样,成千上万人一起出钱,才让公司能开下去。

孩子不需要知道“分业经营”是什么意思,

但他能懂:

不是所有钱都能随便用。

银行的钱,不能拿来开奶茶店;

孩子的压岁钱,也不能全买游戏皮肤。

界限,是保护,不是限制。

“法治”不是口号,是规则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抢了铅笔,回来哭:“老师不管!”

你说:“老师管,是因为有规则。”

这就是“法治”。

不是“老师说了算”,

是“大家都得按规矩来”。

银行不能随便拿你的钱,

政府不能随便印钞票,

公司不能随便涨价——

因为有法律管着。

你不需要讲“非现场稽核”“风险暴露”,

但你可以告诉孩子:

“你看,连最有钱的大公司,也不能偷偷乱花钱。

因为有人盯着。

我们家也一样,你花零花钱,得告诉我为什么。”

规则,不是束缚,是公平的起点。

“扶贫”不是施舍,是让每个人有路可走

你带孩子去菜市场,看见一位阿姨在卖自己种的青菜,一斤两块,没人买。

你买了一把,说:“阿姨,我帮你卖出去。”

这就是最朴素的“扶贫”。

不是给钱,是给机会。

我们不讲“公共事业收费”“非营利机构”,

但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

有人在做不赚钱的事,

因为那件事,对别人很重要。

社区图书馆免费开放,

乡村学校有老师自愿去支教,

老人食堂五块钱管饱——

这些都不是商业行为,

是人和人之间的托底。

孩子学会的,不是“慈善”,是“看见”。

别怕孩子问“为什么”

很多家长怕被孩子问住,

怕说错,怕不懂,怕显得没文化。

其实,孩子不需要一个懂经济的父母,

他需要一个愿意一起找答案的父母。

你不懂“风险资本比例”?

没关系。

你可以说:“这个词我也没听过,我们一起去查查,看它到底讲的是什么?”

然后你们一起搜:

“银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钱都借出去?”

“为什么银行要留一部分钱在保险箱里?”

你会发现,答案很简单:

怕别人来取钱的时候,它拿不出来。

这就是“法定准备金”的本质。

不是术语,是常识。

真正的教育,藏在生活里

我们不需要孩子背下“发行总股本”“分税制”“放松银根”这些词。

我们要的是,

当他长大后,

听到“央行降息”,不会一脸懵;

看到“房价上涨”,不会盲目跟风;

拿到第一份工资,知道怎么存、怎么花、怎么规划。

这些能力,不是靠刷题练出来的,

是靠一次次对话、一次次观察、一次次共同探索,

慢慢长出来的。

你不需要成为经济学家。

你只需要,

在孩子问“为什么”时,

不敷衍,不回避,

不急着给标准答案,

而是说:

“我们一起想想。”

这才是最好的财商教育。

别把经济当成高深学问。

它就在你家的菜篮子里,

在孩子的压岁钱罐里,

在你和他一起算账的那十分钟里。

你不需要懂所有术语。

你只需要,

愿意和孩子,

一起看懂这个世界。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杨教员 长春师范大学 数学专业
  2. 张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3. 杜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4. 丛教员 北京印刷学院 视觉艺术与出版设计
  5. 肖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工程
  6. 任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新闻传播
  7. 白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8. 赵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类
  9.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应用统计
  10.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