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学霸和普娃的区别,关键就在这3个学习习惯

学霸和普娃的区别,关键就在这3个学习习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6-08
学霸和普娃的区别,关键就在这3个学习习惯


1、每个细节都靠谱的习惯

最佳养成时间:小学1、2年级及其以前

如果说智商很大程度上和基因有关,那么,很多好习惯却是后天可以养成的。

学霸,表面看起来是成绩好,能力强。而这个“强”的背后,是由很多小细节,小事件支撑起来的。每一节课都专心听讲,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恰到好处,每一次作业都完成得准确无误,课堂笔记毫不含糊,连草稿纸都工工整整……

总的来说,就是靠谱,任何一门学科,一件事情,交由TA来学习,处理,都能让人放心。

这种“靠谱”的习惯,很早就可以开始培养。实际上,小时候很多貌似零零散散的生活细节,都和后面的学习习惯有关联。

条理清晰的习惯 – 最起码的,自己的东西知道放在哪里,并能准确快速地找出来。

有些孩子做作业,一会儿找这个,一会儿找那个,作业没写几分钟,但找书、找本子、找铅笔就花了半个多小时。与此同时,学霸的作业早已做完,差距就产生了。

渐渐地你还会发现,生活中的行为也会影响思维,能迅速找到自己的玩具小车在哪儿的孩子,也能迅速定位到某道题目的某个知识点出自哪本参考书,哪个章节,所以该用哪种方法来解答…..

较真的习惯 – 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标准,有要求。

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很多来自老师的要求。比如对写字的要求,对划线的要求,对作业格式的要求,错题修正的要求,读课文读题目的要求,甚至还有没做到后惩罚的要求等等。

这一切,当时看起来可能不那么“必要”,却都是帮孩子养成做事较真的好习惯。

而且越到后面,你越发会发现,这些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很大优势。字迹清晰工整,能给判卷老师良好的印象,尤其作文;认真书写步骤,错题修正的习惯,也让孩子到了中、高年级,需要解答越来越复杂的题目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游刃有余。

检查的习惯 – 只要是我会的,都不会错。

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学会”不是什么问题,但要做到不出错,会是个挑战,也是这个阶段家长最需要引导孩子养成的习惯。

再简单的作业,也要心存敬畏,做完后仔细检查,保证做对。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孩子粗心,多半是因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所致。其实不尽然,就像锁门这个事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很多人依然会忘掉,就是没有养成出门时再回头看一眼,想一想的习惯。

同样地,很多孩子聪明,理解能力强,但作业、考试总有这样那样的错漏,的确就是因为第一遍不够认真,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你会发现很多学霸,其实不见得有什么惊人的能力,但人家稳打稳扎,可以拍着胸脯说,只要是我会的,都不会错,这就非常厉害了。


2、管理时间的习惯

最佳养成时间:小学3-4年级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时间是很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怎么用,差别却很大。

很多学霸表示自己并没有过分熬夜、早起,但仔细观察他们的每天日程,会发现时间利用率特别高,可以说,醒着的时间都没有浪费。

怎么帮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逃逃上3年级的时候学校里专门有过一段时间的time management skills(时间管理能力)训练。

这个课程对他的帮助很大,总结一下主要分4个阶段:

1. 第一周,记录自己每天都做了些什么

花一周的时间,细致记录自己每天的每个时间段,都发生了些什么,自己在做些什么。

2. 第二周,分析第一周的时间记录结果

让孩子仔细观察和分析自己第一周的记录,看看哪些时间花得有价值,哪些是浪费的,哪些事情该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想一想,如果重新过这一周,你会做怎样的改进和调整?

3. 第三周,做一个合理的时间管理表

根据第二周的分析结果,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理的时间管理表。


4. 然后,再花3周去执行这个时间管理表

因为要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

这里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第一点。对孩子来说,让他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现状,做出合理的安排,比一上来就轰轰烈烈地做个宏伟计划,把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更加现实。

不过,大家肯定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时间管理方法,都是在“术”的层面。而背后的“道”,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否则,即便做出再合理,再精妙的时间规划,缺了执行的耐力和毅力,也是白搭。

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在老师/家长的引导和督促下,熬过最艰难的阶段,把时间管理做成日常例行的习惯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这边的学校会在3年级之后开设时间管理课程的原因。

 3、课前预习、专心听课、课后复习的习惯

3、课前预习、专心听课、课后复习的习惯

最佳养成时间:小学5-6年级

前面讲到,很多习惯从小学低年级就该开始。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就应该把那些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固定下来。

什么才算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理解是因人而异。

比如有人告诉你,回家后最好先运动一下再做作业,这样孩子精神比较好;又有人告诉你,放学回家后应该先把作业做完,再运动,这样孩子更容易集中精神。有人告诉你,每天早起朗读效果好,因为这时孩子的记忆力最佳,但你却发现,娃早上睡意惺忪,但睡前读过一两遍的东西,第二天却记得牢牢的,似乎有“隔夜power”~

不过总有些共性,适用于所有孩子。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周围学霸同学的实践,你会发现有3件很有共性的事:课前预习、专注听课、课后复习。

这3件事看起来简单,但每一件都非常重要。比如复习,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新学到的知识点,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之后就只能记住百分之三十多点儿了。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往往是在家里进行,家长都还比较容易引导和帮助。


而“专心听课”这点,却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培养。专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逃逃有位棋友,是一位12年级的大哥哥,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过了暑假就要上大学了。前阵子他爸爸分享经验时,谈到儿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做事情够专注。花同样的钱上同样的兴趣班,其他家长都很羡慕,因为他家孩子上课够用心,吸收效率特别高,他家的钱是花得最值的。

美国的高中忙得抽风,但他依然能保持很多课外活动,每周五也还能到俱乐部下一整晚的国际象棋。他学习的时间不算长,但只要坐下来了,就会认真学。

这种强大的专注力怎么培养?他爸爸说,应该和他家喜欢玩游戏有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棋,玩各种桌面游戏,孩子好胜,为了要赢,感觉血一下就冲上来了,长期保持高度专注的状态,渐渐地,也就养成了习惯。

这个方法,貌似不难,你不妨也试试!

学习习惯听起来很浩大,如果感觉很没头绪,不知从哪儿抓起,那我建议就先抓这三点,课前预习、专注听课、课后复习。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孩子对细节的仔细认真,以及时间管理。

现在教育竞争很激励,孩子要学的很多很多。学到的所有知识,未来都能用上吗?坦率讲还真不一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累积的能力,养成的好习惯,将来肯定是有用的,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在工作中。

最后,提醒大家最重要的一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家长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有很强的关联性。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你会发现,TA 跟你们会越来越像,如果家里总有一个丢三落四的马大哈,就别指望孩子能认真仔细;如果我们自己生活无计划,想到一出是一出,就别指望孩子能有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毕竟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可打破一个习惯一天都不用,父母一个“示范”就行了啊。

 所以,抓孩子的学习习惯之前,还是先抓好...

所以,抓孩子的学习习惯之前,还是先抓好自己的习惯吧~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刘教员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
  2. 刘教员 铜陵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孙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强基计划)
  4. 邵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精算
  5. 宋教员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术博士
  6. 段教员 成都东软学院 供应链管理
  7. 明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科技
  8. 魏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
  9. 沈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0. 耿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