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高校频现“iPhone班” 网友直指学生虚荣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心理教育

高校频现“iPhone班” 网友直指学生虚荣

更新时间:2012-09-21

  “珠宝班都是高富帅,一半iphone”。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某班qq群一张截图在网上流传。图上近半学生的头像都挂着iphone标志,蔚为壮观。记者昨日在该校走访发现,iphone4s、三星galaxy等4500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机,在不少学生中已成标配,部分班级iphone使用者甚至逼近一半。

  “‘苹果’很一般啊,诺基亚vertu要十几万元呢!”面对记者询问,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二一名男生不以为然地说。他所在的资讯二班共27人,其中12人拥有正品iphone4/4s,其他均使用诺基亚、htc等2500元以上智能手机。记者问他:“你的专业需要用到这种高配置手机吗?”他答道:“不用啊,就是打电话、发短信。”他说,自己从高二开始就用iphone3,近1万元;两年前花5800元买了iphone4;因为手机刚丢,最近又想使用iphone5。

  记者得知,这名男生来自河南省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但其购机费都是家里给的。每学期第一个月,家里都会给他1万多元添购装备,每月生活费也在1000元左右。“我妈同意我买iphone,说别人都用这个。”他说。

  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三有一女生来自江西省,两个月前刚买了iphone。她说,并没有什么特殊需求,纯粹是喜欢,也是父母允许的。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爱疯班”(“爱疯”为“iphone”的谐音)多集中在该校珠宝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院系,购机并非专业所需,多出于个人喜好,购机费也多来自父母。

  随着持机学生不断增多,“爱疯班”也引来非议。“艺术与传媒学院用‘苹果’的最多,目测最少一半。相互攀比,好虚荣啊!2000多元的对学生来说够用了。买4000多元的‘苹果’,花父母的钱,心安理得吗?”该校女生“xx2728xx”日前发帖加以“批判”,不少学生跟帖赞同。

  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刘庆庆认为,一般学生没必要用iphone这类高端智能手机。很多学生出于攀比、虚荣心理,怕没面子,才买这类手机。这助长了不良风气。

相关文章
  1. 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稳妥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 教育工作重点确定 从幼儿园到高校全覆盖
  3. 北京高校及军训课程将采纳消防安全教育
  4. 中国内地高校频现“淑女”教育 毁誉参半
  5. 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
  6. 中国高校教育改革 要放手到“深水区”学游泳
最新文章
  1. 英语教学不是靠口号,是靠一堂堂课磨出来的
  2. 高考最后三个月各科涨分技巧
  3. 必修五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4. 高二政治必修二:别再把股票当彩票,真正懂投资的人怎么做
  5. 掌握“keep”的多重身份:从基础到精通的英语学习指南
  6. 高三过半,语文如何持续发力?——一位深度学习者的自我修炼指南
  7. 八年级学生怎么写好一篇新闻?家长和老师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8. 秋天的树叶: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写作课
  9. 从“死”到“活”: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顿悟之旅
  10. 初中数学怎么学?四个方法,够用就够了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