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讲座 第十一讲 努力提高观察能力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案例

《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讲座 第十一讲 努力提高观察能力

更新时间:2024-09-20

努力提高观察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知觉活动。观察≠看、是以“观”(指观看)为开端,以“察”(即思维、分析、判断)为基础,知觉、思维密切联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

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如开普勒借助第谷观察星体运动所积累的材料和数据,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瓦特从沸水掀动壶盖中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蒸汽机,把整个人类推向一个新世纪。同样,文史学科也离不开观察,都需要自觉而认真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才能获取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可以说,观察是发现和检验科学理论的手段,是踏进科学殿堂的起点。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思维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社会、自然、实验,甚至观察教师在课堂中的示范动作来获取感性认识。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通过观察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涉及观察能力的差异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1、要养成良好观察习惯。

①、养成有目的、有计划观察的习惯。我们观察的目的总是为了探索或验证新知识。在老师做演示实验时,要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努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自己所要理解的新知识;在分组实验时,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亲自动手,随时记录,努力探求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

②、养成应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习惯。客观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如色彩、音响、气味、冷热、软硬等,这需要运用眼、鼻、耳、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体验,才能获得完整、鲜明、精确和生动的形象。尤其要边观察边思考,使思维积极参加,才可能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

③、养成运用仪器、设计实验进行观察的习惯。直接利用感官观察,常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出现较大的误差(如下图视差示例出现的视差)。运用仪器(如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则可以扩大感官功能,设计实验,则可在人工的干预下排除自然条件中某些因素的干扰,获取正确或精确的结论。

为此,我们应该养成尽量使用仪器和精心设计实验进行观察的习惯。

④、养成及时作观察记录和坚持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凭记忆留下的印象难以保证准确。所以,观察时要及时、准确、具体地进行记录。最好事先制订好记录表格,这样可以节省记录时间并有利于集中注意到观察的对象上。

2、养成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

①细心。不细心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细微,也就难以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变化规律。所以,观察细微、识别假象,周密思考、追寻真实,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②耐心。一些复杂的事物,一些事物所表现的复杂的或缓慢的变化,常需要我们进行反复的观察,甚至长期的观察。这需要我们有顽强的毅力,并为之付出艰巨的努力,这都需要十分的耐心。

③求实。对观察结果要抱实事求是的态度,记录要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修正或人为地编造“数据”。要防止头脑中的谬误、偏见或思维定势干预观察的真实性。

④求新。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努力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既要注意预料中的结果,更要注意意外的新情况,要努力从新情况中发现新的变化规律。

3、准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并对观察所得的感知进行深入的思考

只有当观察者有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产生科学的联想,发现有价值的现象;只有当观察者对所获得的感知进行深入的思考,“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示科学的规律。

如在观察金属钠投入水中,我们看到金属钠在水中出现了“浮”、“旋”、“小”、“球”四个重要现象,根据我们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分别得知:①钠的比重较水小;②钠和水发生了激烈的放热反应;

③反应过程中,金属钠因与水反应而使自身质量减少;④金属钠因热被熔成液态。

4、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①按顺序的观察。为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应有步骤、有条理地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下图,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按时间来说,观察可由先到后;接空间来说,观察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按事物本身结构来说,观察可由外到里,或由里到外,也可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

按事物外部特征来说,观察可由宏观到微观,或由微观到宏观。

②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观察任何事物都应要求自己既要看出单一事物的特点,也要看出它与别的事物的联系;既要看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也要看出类似事物的细微区别:既要看出事物的外部特点,也要看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变化规律。

总之,既要注意对事物作整体的、全面的观察,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重点、注意细节进行观察。

③注意对比观察。要能看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看出相同事物的相异点,必须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区分客体,通过比较,确定客体及其发生现象的异同。

④重复观察与长期观察的方法。一些现象不易显现或稍纵即逝,需要重复地进行观察;一些现象变化缓慢,需要长期地进行观察;一些试验多次失败,需要重新调整试验,重新进行观察。为了获得正确可靠结论,我们必须运用重复观察与长期观察的方法。

 

相关文章
  1. 如何指导初中数学优等生,如何有效指导初中数学优等生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2. 三种办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3. 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模型,提高数学能力
  4.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思维能力
  5. 怎样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6. 提高思维能力的小建议
最新文章
  1. 英语教学不是靠口号,是靠一堂堂课磨出来的
  2. 高考最后三个月各科涨分技巧
  3. 必修五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4. 高二政治必修二:别再把股票当彩票,真正懂投资的人怎么做
  5. 掌握“keep”的多重身份:从基础到精通的英语学习指南
  6. 高三过半,语文如何持续发力?——一位深度学习者的自我修炼指南
  7. 八年级学生怎么写好一篇新闻?家长和老师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8. 秋天的树叶: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写作课
  9. 从“死”到“活”: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顿悟之旅
  10. 初中数学怎么学?四个方法,够用就够了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