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备课不止于教案:一位老教师的备课心路

备课不止于教案:一位老教师的备课心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22
备课不止于教案:一位老教师的备课心路

上周,我走进一位年轻老师的课堂,看到她课前反复翻看教案,PPT做得花里胡哨,可学生却在下面偷偷玩手机。课后她叹气:“教案写得挺满的,怎么学生就是没反应?”这话像一记闷棍敲在我心上——多少老师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以为教案写得漂亮,课就一定成功?其实,备课远比这复杂得多。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一部分。备课,是教师站在讲台前的“全副武装”。备课是从教材、学生、目标、过程、教法五个维度“扎扎实实”地准备。我教了二十多年书,见过太多老师栽在“备课误区”上:只盯着教案写得“美”,却忘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备教材:别让知识“死”在纸上

教案里常写“本节重点是函数概念”,备教材是把课本活起来,变成学生能摸得着的日常。得琢磨:这个知识点学生以前接触过吗?比如讲初中数学的“一次函数”,如果学生刚学完正比例函数,就别急着跳进“斜率”,先用生活例子搭桥——“你坐公交,车费和里程的关系,是不是像一条直线?”

备学生:别用“平均分”代替“每个孩子”

教案里写“学生基础较好”,但备学生要具体到人。我曾让新教师课前发个匿名小问卷:“你最怕数学哪部分?为什么?”结果发现,班上十个学生,有三个对“分数运算”卡壳,但教案里没提。备学生是蹲下来听孩子说“我搞不懂这个”。

课堂上,我常留三分钟“自由提问”,让学生写纸条扔进“问题箱”——这比教案设计的互动环节更真实。

备目标:别把“知识”当“目标”

教案常写“掌握二次函数”,但备目标要分层。比如,对基础弱的学生,目标是“能画出函数图像”;对能力强的,目标是“能解释图像变化原因”。目标是课堂的“导航仪”。我教过一节“环保主题作文”,目标写成“学生能写300字环保文章”,结果学生堆砌口号。

后来改成“用身边小事说环保”,学生写出了“妈妈捡垃圾的背影”,目标才落地。

备过程:别让课堂“一成不变”

教案设计过程,常是“讲-练-评”三板斧。但备过程要留“活口”。比如,讲语文《背影》,我设计了“三步走”:先让学生默读,画出父亲动作;再分组演“车站送别”,边演边讨论;最后写“我的父亲”。过程是根据学生反应“动态调整”——如果演戏时学生笑场,就立刻停,说“为什么这个动作让你笑?

”,把课堂变成“活的”。

备教法:别让方法“贴标签”

教案写“用小组合作”,但备教法要选对“药”。小学低年级讲“加法”,用卡片分组玩“凑十游戏”;初中讲“历史事件”,用时间轴画“事件地图”。教法是根据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我带过一个班,学生对“古诗”没兴趣,就改成“用rap唱《静夜思》”,课堂瞬间沸腾。

为什么这些细节重要?因为“以人为本”是行动。素质教育要求课堂从“教知识”转向“育人”,备课就是把“人”放进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去年,我听一位特级教师说:“备课时,你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这节课能让我眼睛亮起来吗?’——如果不能,教案就废了。”这话扎心,但真金白银。

备课的“接地气”实践:三个小动作

别以为备课要花大功夫,其实就几个小动作,能让你的课“活”起来:

第一,课前5分钟“摸底”

别等上课才发现学生没预习。提前发个简短问题:“今天要讲‘光合作用’,你猜植物吃啥长大的?”课前收上来,看谁答“阳光”,谁答“水”,课堂就能精准切入。我用过这个法子,学生说“老师知道我想啥”,课上手举得比谁都高。

第二,教案留“空白区”

教案别写满。在“活动设计”旁留白,写“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比如,讲“历史事件”,教案写“讨论环节10分钟”,但实际学生争论激烈,就多给5分钟;如果冷场,就换个小故事。空白区是课堂的“呼吸口”。

第三,课后30秒“复盘”

下课别急着走。用30秒想:“哪句话学生听懵了?”“哪个环节学生笑出声?”我坚持记在小本子上,一周后翻看,发现“学生怕‘文言文’”的共性,下节课就加个“文言文表情包”小卡片。备课是持续生长。

别让备课变成“纸上谈兵”

很多老师抱怨“没时间备课”,但备课不等于“写长篇大论”。我见过一位老教师,教案就一张纸,写满“学生可能问:为什么?怎么答?”——她备课的核心,是把学生“装”进脑子里。备课的本质,是用尊重和用心,把课堂变成学生“愿意来、待得住”的地方。

教育是点燃火。备课时,多问“学生今天收获了什么”。当你的教案里有学生的笑声、疑问、眼神,备课才真正“备”到了点子上。

送你一句话:备课的最高境界是让教案“自己会说话”,靠你心里装着学生。下次备课前,别急着写教案,先问问自己:今天,我能为一个孩子点亮一盏灯吗?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王教员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2. 张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
  3. 王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
  4. 张教员 北京大学 生物与医药
  5. 何教员 西安汽车大学 汽车工程
  6. 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消防工程
  7. 马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8. 郭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大一英语专业)
  9. 徐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 陈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