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不出数学题?8个真实有效的应对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5】
孩子面对一道数学题发呆,不是笨,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方法没跟上。小学数学不是靠背公式就能拿高分,而是靠理解、习惯和积累。下面这8个方法,家长和孩子都能用,不讲大道理,只说怎么做。
1. 别急着看答案,先读三遍题
很多孩子一看到题不会,马上喊“我不会”,然后等别人讲。其实,问题常常出在没看懂题。让孩子用手指着题目,一句一句读,读完问:“题目说了什么?”“要我们找什么?”“哪些数字是关键?”
比如:“小明有15个苹果,吃了3个,又买了5个,现在有多少?”
不是直接15-3+5,而是先问:吃了是减少,买了是增加。读懂了,题就解决一半。
2. 回课本,翻例题
孩子不会做作业题,八成是课本上的例题没吃透。别一上来就刷题,先翻到对应章节,把老师讲过的例题重做一遍。例题是标准模板,解题步骤、写法、逻辑都藏在里面。
做一遍,再合上书,自己默写步骤。能写出来,才算真懂。
3. 错题本不是抄题,是记“卡点”
错题本不是抄题目+抄正确答案。要记:
- 哪一步卡住了?(比如:不会画线段图)
- 为什么错?(单位没换算、符号看反、计算粗心)
- 下次怎么避免?(写一句提醒,比如“除法后记得验算”)
每周翻一次,比做十套新卷子有用。
4. 每天15分钟,专攻基础口算
分数不会算?是因为加减乘除不熟。
每天晚饭后,拿出5分钟,做10道口算:
- 两位数加减(如:47+28)
- 一位数乘两位数(如:6×34)
- 简单除法(如:72÷9)
不用计算器,不用笔算,心算。坚持一个月,孩子做应用题的速度会明显提升。
5. 画图,比列式更重要
小学阶段,抽象思维还没完全发展。遇到“和差倍”“行程问题”“鸡兔同笼”,先画图。
比如:
> 甲乙两人共跑1200米,甲比乙多跑200米,各跑多少?
别急着列方程,让孩子画两条线段,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差200,总长1200。
一画,答案就出来了:(1200-200)÷2=500,500+200=700。
图形是孩子的语言,比公式更直观。
6. 让孩子讲给你听
做完一道题,别问“会了吗?”,问:“你讲一遍,我是学生。”
孩子讲的过程,就是梳理逻辑。讲不清的地方,就是没懂。
家长别打断,别纠正,只问:“这里为什么这么算?”“这个数是从哪来的?”
孩子自己会发现漏洞。
7. 不要天天刷题,要定期复盘
别指望每天做20道题就能提分。
每周选一天,只做三件事:
- 重做上周错题(不看答案)
- 把同类题归类(比如:所有“平均数”题放一起)
- 找出最常错的1个类型,下周重点练
复盘比刷题重要十倍。
8. 家长不说“你怎么这么笨”,说“我们一起来”
孩子做错题时,最怕的是被否定。
不说“这题都错,你怎么上课的?”
改说:“这道题有点绕,我们看看哪里卡住了?”
孩子需要的是支持,不是压力。
一个安静的环境,一杯温水,一句“我陪你”,比任何补习班都有效。
数学不是天赋,是习惯。
一个每天读题三遍、错题有记录、基础口算不偷懒、遇到难题先画图的孩子,半年后,成绩自然上去。
不需要报高价班,不需要买一堆资料。
把课本吃透,把错题搞懂,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就够了。
别指望孩子一夜开窍。
但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胡教员 福建医科大学 五年制临床医学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 姜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金融
- 夏教员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会计学
- zl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凝聚态物理
- 黄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机器人)
- 张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
- 张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 杨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吴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