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14岁那年,孩子为什么不肯和我说话了

14岁那年,孩子为什么不肯和我说话了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6
14岁那年,孩子为什么不肯和我说话了

那段时间,我家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就锁门,吃饭时低头刷手机,问一句答一句,多说两个字都像在逼他。作业本上字迹潦草,老师发来的消息写着“近期多次缺交作业”,我夜里翻来覆去,不是在想怎么管他,而是在想:他到底在怕什么?

我曾以为,叛逆是孩子不懂事,是顶嘴、是摔门、是半夜不归。后来才明白,那是他在用沉默和对抗,喊出一句我没听懂的话:“我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纠正。”

一、他不是不听话,是听不懂你的话

我们总喜欢讲道理。

“你这样下去考不上高中。”

“别人家孩子都早睡早起。”

“你再这样,我真不管你了。”

这些话,像雨点一样砸在他耳边,但他心里想的,可能是:“你根本不知道我每天写作业到十二点,累得手发抖。”

“你不知道我被同学孤立了,回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孩子不是不想听,是他听进去的,全是评判,没有理解。

我开始试着闭嘴。

不再一进门就问:“作业写完没?”

改成:“今天学校有什么事让你觉得特别烦或特别开心的吗?”

他愣了一下,没答。

第二天,他主动说:“今天数学课老师骂我了,说我懒。”

我没接话,只回了一句:“那一定挺难受的。”

他没哭,但那天晚上,他多吃了半碗饭。

二、你的情绪,是他学会的第一课

有一次,他因为手机被收,冲我吼:“你们就知道控制我!”

我当场火起,摔了遥控器,吼回去:“你还有理了?”

那晚,他没吃饭,也没回房间。

我坐在客厅,想起去年冬天,我在他面前骂过同事“废物”,也摔过杯子,说过“这破日子真没劲”。

孩子没学我说“别管我”,他学的是:情绪来了,就砸东西。

我开始学着在生气前,先数五秒。

不是为了忍住,是为了让自己看清:我是在管孩子,还是在发泄自己的无力?

我买了本日记本,每天写三行:

今天对孩子说了什么?

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有没有用情绪代替沟通?

三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说“你该怎么做”的次数,从每天十次降到三次。

而他主动开口的次数,从每周一次,变成每天两次。

三、他不是没话说,是没人听他说

我开始学着“听”,而不是“问”。

以前我问:“你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他答:“不知道。”

然后沉默。

后来我换了一句:“你最近写作业的时候,最不想碰的是哪一科?”

他低头想了一会儿,说:“物理。”

“为什么?”

“老师讲太快了,我听不懂,又不敢问。”

我没说“那你应该多问”,也没说“你太懒了”。

我问:“那你想不想试试,我们找一套视频,你先看,我陪你一起看,看不懂的地方,我们一起记下来?”

他看了我一眼,点了头。

我们买了物理的讲解视频,每晚看二十分钟。

我不插话,只问他:“这一段,你觉得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

他慢慢说,我慢慢记。

三个月后,他月考物理提高了23分。

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听懂了。

四、兴趣不是借口,是钥匙

他喜欢打游戏,我一度觉得是沉迷。

直到我偷偷看了他玩的那款游戏——一款需要团队配合、策略布局的多人在线游戏。

我问他:“你们队里谁最会指挥?”

他说:“老张,他总能看懂地图。”

“那你呢?”

“我负责补位,有时候救他。”

我笑了:“你挺会看局势的。”

他愣了,然后说:“你居然知道补位是什么意思?”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两个小时游戏。

他讲战术,我讲学校里的小组合作。

他发现,原来游戏里的“配合”,和班级里的小组任务,是一回事。

我开始用他懂的语言,讲他不懂的事。

“你打游戏时能忍住不冲动,为什么写作业时就不行?”

“因为游戏里输一次还能重来,考试输了,我就觉得完了。”

我点点头:“那我们试试,把一次考试,当成一局游戏。错一题,不算输,是收集情报。”

他没笑,但那天晚上,他主动打开数学卷子,重做了一遍错题。

五、他需要的,不是管教,是陪伴

叛逆不是一种病,是一种信号。

是孩子在说:“我长大了,可你们还把我当小孩。”

他不需要你告诉他“你应该怎样”,他需要你知道:“我正在怎样。”

我开始不催他写作业,而是和他一起坐在书桌前,我读我的书,他写他的题。

不问进度,不看结果。

偶尔他抬头看我一眼,我会回一个微笑。

他慢慢开始主动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我帮同学讲了一道题。”

“我明天想报个编程兴趣班。”

我没有立刻说“好啊”,只是说:“嗯,你决定就好。”

他没再说别的,但那晚,他关灯的时间,比以往早了半小时。

六、你不是在解决叛逆,而是在重建关系

孩子不会因为你说“要懂事”就懂事。

他只会因为感受到“被理解”,才愿意慢慢靠近。

我见过太多父母,一边抱怨孩子不沟通,一边把手机、游戏、成绩当成敌人。

可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手机里,也不在分数上。

而在你和孩子之间,那条没被搭起来的桥。

我不要求他立刻变乖。

我只希望,当他想说话的时候,门是开着的,灯是亮着的,人,是愿意听的。

现在他还是会顶嘴,还是会熬夜。

但有一次,他半夜醒来,给我发了条消息:“妈,我今天有点难过,能和你说会儿话吗?”

我没回“快睡吧”,也没说“你又怎么了”。

我回:“我在,你说。”

他发了一长串,全是学校里的事。

我一条一条看,一条一条回。

凌晨一点,我们聊完了。

他没说“谢谢”,但我听见他轻轻关上了门。

我知道,那扇门,不再是锁着的了。

叛逆期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漫长的靠近。

你不必赢,也不必说服。

你只需要,一直都在。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3.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4.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5.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6.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7.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8.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9.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
  10. 陈教员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