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初一孩子突然不说话了?别急,他只是在学着长大

初一孩子突然不说话了?别急,他只是在学着长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1
初一孩子突然不说话了?别急,他只是在学着长大

你有没有发现,那个以前回家一进门就嚷着“妈妈我饿了”“今天老师夸我了”的孩子,突然变得像一只关在玻璃罐里的蝴蝶——看得见,摸不着,一碰就乱撞?

刚上初一的孩子,不是变坏了,也不是故意跟你作对。他只是在悄悄换一种方式呼吸。

以前他写作业,你站在旁边说“字写工整点”,他笑嘻嘻地改;现在你刚开口,他头也不抬,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得飞快,嘴唇抿成一条线,像在等一场风暴过去。你心里憋着火:“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可你知道吗?他心里也在喊:“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

这不是爱错了,是你还没学会用他的语言说话。

他不是不想听你说话,是怕你一开口,就把他的想法堵死了

初一的孩子,身体长得快,心却还在摸索方向。他身高蹿了一截,声音变了调,喉结冒了出来,镜子前照来照去,觉得自己“像个大人了”。可现实呢?早上还得你催起床,中午饭还是你打包,周末想跟同学去图书馆,你问:“那地方安全吗?有监控吗?谁陪你们去?”

他听着听着,心里就凉了半截。

你以为你在关心,他觉得你在控制。

就像你刚学会骑自行车,爸爸在后面扶着,你还想自己冲出去,结果他一伸手又把你拽回来:“慢点!别摔!”你摔了,不是因为技术不行,是因为你的心被拉住了。

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不是“你帮我做决定”,而是“你相信我能做决定”。

你可以试试这样说:

> “这周你想怎么安排作业和休息时间?我信你能安排好,如果你觉得卡住了,随时找我聊聊。”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我看见你长大了,我不怕你犯错,我陪你一起扛。

你越唠叨,他越沉默,这是大脑在自动屏蔽

你有没有注意过,孩子越反感你说“你应该……”“你怎么能……”的时候,他越不吭声?

不是他没听见,是他大脑启动了“防御模式”。

想象一下,你正在专心打游戏,队友突然在语音里连环轰炸:“你这操作太菜了!”“为什么不买装备?”“你到底会不会玩?”——你最后会干嘛?关麦,或者干脆退出游戏。

孩子的耳朵,也是一样的。

他每天在学校要应付七门课、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攀比、社交媒体的信息轰炸。回到家,你再开启“教育模式”,他哪还有力气接招?不如沉默,至少安静是安全的。

真正的沟通,不是你说得多,而是他愿意说一句。

试试把“你该早点睡”换成:“我注意到你最近写作业到十二点多,是不是数学题有点难?要不要我帮你找找网上的讲解视频?”

你看,你不命令了,你变成了一个“信息提供者”,而不是“权威审判官”。

他可能会冷淡地回一句:“嗯,知道了。”

但第二天,他可能真会打开那个视频。

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给自由,不是放任,是给他一块练习走路的草地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一点挫折都受不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他不是受不了挫折,他是从来没机会摔过跤。

我们总以为,保护得好,孩子就能走得稳。

其实,走得稳的前提,是曾经跌倒过,然后自己爬起来。

你让他自己安排周末的时间,他可能先刷一天短视频,再熬夜赶作业。

你心里急得冒烟:“这孩子怎么这么懒?”

但请等一等。

如果这次他熬夜赶完作业,第二天上课困得直点头,他自然会反思:“下次我能不能早点开始?”

这才是真实的成长。

你不需要在他失败时指责,只需要在他成功时说一句:“你这次安排得挺有章法啊。”

哪怕他只是提前半小时完成了作业,你也值得夸一句。

孩子不是靠批评长大的,是靠“被看见”长大的。

你见过哪个运动员,是被教练骂出来的?

他们都是在一次次试错中,慢慢找到节奏的。

你的孩子也是。

别急着替他解决问题,先学会当个“提问者”

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成绩下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没认真学?”“是不是手机玩多了?”

然后立马没收手机、报补习班、列时间表。

可你有没有问过他:“你觉得这次考试,最难的是哪一部分?”

这个问题,比一百句“你要努力”都管用。

他可能回答:“物理的电路图我看不懂。”

那你就可以说:“哦,电路图啊,我当年也在这儿栽过跟头。要不要我们一起画个图看看?”

你看,你没有直接教他,你只是陪着他一起看。

这时候,他才愿意打开嘴。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自我决定理论”——人只有在感到自主、有能力、被理解的时候,才会真正投入。

孩子叛逆,本质上是在说:“我想做主,但我怕你否定我。”

所以,少一点“你应该”,多一点“你觉得怎么样?”

你问他:“你觉得这次月考,哪里可以改进?”

他可能沉默三秒,然后小声说:“我平时没好好复习公式。”

那一刻,你就赢了。

因为你没逼他说,他主动说了。

孩子摔门,不是恨你,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很难”

有一次,一个妈妈跟我说:“我儿子上周摔了三次门,我气得想打他。”

我问她:“你有没有试着在他摔门后,轻轻敲一下门,说一句‘我知道你现在很烦,我在这儿,你想聊的时候,我就在’?”

她说:“我没敢,怕他更炸。”

可你知道吗?孩子摔门,不是为了气你,是为了让自己不哭出来。

他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喊:“我现在情绪爆炸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但我不能在你面前哭。”

你越是追着问“你为什么发脾气?”,他越觉得你不懂他。

而你要是轻轻放下手里的碗,走到门口,低声说:“门可以摔,但我不会走远。你冷静了,我再进来。”

他可能不会立刻回应,但那一句话,会像一颗种子,埋进他心里。

等哪天他半夜醒来,想起这句话,他会默默流泪,然后告诉自己:“原来,妈妈不是来责怪我的。”

真正的放手,是陪着他,但不替他走

你不用一夜之间变成“佛系父母”。

你可以从一个小动作开始:

- 他想穿一件你觉得“太土”的衣服?由他。

- 他想用便利贴写学习计划?随他。

- 他想把书桌堆得乱糟糟?只要不影响学习,别催他收拾。

你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在他需要的时候,永远在场。

不是遥控器式的指挥,而是灯塔式的守候。

你不必成为完美的家长,你只需要成为那个,他摔倒时,不会第一时间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而是蹲下来,拍拍他肩膀,说:“疼不疼?要不要喝点温水?”

孩子不会记得你说了多少道理,

但他会记得,谁在他最狼狈的时候,没转身离开。

送你一句话:

教育不是雕刻,是播种。

你不能强迫一棵树按你的形状生长,

但你可以给它阳光、水分、和足够的时间。

初一的孩子,就像春天刚破土的嫩芽,

风一吹,它晃,它歪,它差点折断,

但它一直在向上。

你不需要拉它,你只需要别踩它的根。

你不是在“管教”一个叛逆的孩子,

你是在陪伴一个正在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少年。

他不需要你完美,

他只需要你真实。

你愿意,从明天开始,少说一句“你应该”,

多问一句“你觉得呢?”

你会发现,那个沉默的孩子,

慢慢地,又回来了。

不是因为他突然懂事了,

而是因为你终于,学会了听。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