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的专项练习和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的专项练习和答案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8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的专项练习和答案

宿云门寺阁

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1)诗题中的“宿”字贯串全诗,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2)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3)“云门寺”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颈联作具体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卜邻,即选择作邻居。宪宗元和十年(815)春,诗人和宗简都在朝廷供职,宗简在长安购置了一所新宅,诗人很想与他结邻而居,于是作这首七律相赠。

(1)找出诗中用典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用来指代的内容。古诗中以邻人为题材的作品很多,由此诗可以联想到杜甫《客至》中召唤邻翁过门共饮的哪两个句子?

(2)白居易想和元八结邻而居,有哪些理由呢?试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对其意境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1)找出诗中突出桂州物产之“丰”的词语。由桂州的“黄柑”可以联想到苏轼《惠州一绝》中直抒宦游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写出了桂州山水的哪些特征?是怎样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

过七里濑①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七里潮:又名七里滩,富春江的一段,在今浙江省桐庐县。②严陵:东汉人,曾力助刘秀起兵。刘秀称帝后,他拒官隐墙,终日垂钓富春江。世人多讽严陵钓鱼是假,沽名是真。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了怎样的景色?

答:

(2)清简要分析“算当年,虚老严陵”一句词中的作用。

答:

(3)这首词的结尾有什么特点?清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①

刘辰翁

中斋上元②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本词是刘辰翁于南宋灭亡后和邓剡之《忆秦娥》而作。邓剡号中斋,参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一直未仕。②上元:即上元节,也叫元宵节、烧灯节。南宋的上元节,都城临安热闹非凡。③梅发:白发。

(1)上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认为“与君犹对当时月”中的“犹”字用得很妙,请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词看,刘辰翁的“悲”从何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

南宋?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①遗老。

浙河西面②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③宫殿,冷烟衰草。

[注]:①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这里指北宋首都汴京。

②浙河西面:宋代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的前线地方。

③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1)这首词上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词人是通过什么意象表明的?

(2)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一下上片的艺术特色。

(3)请简要分析“归鸿”意象在全词传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残

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⑴请结合全诗赏析“依依”一词的妙处。

⑵“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颈联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2. 杜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3. 丛教员 北京印刷学院 视觉艺术与出版设计
  4. 肖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工程
  5. 任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新闻传播
  6. 白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7. 赵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类
  8.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应用统计
  9.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10.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