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提分,每天做对这四件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9】
初三语文不是靠临时抱佛脚能提上去的。它不像数学有公式可套,也不像物理有模型可推。它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积累。每天花半小时,坚持一年,成绩自然不一样。
第一,每天记五个字词。
别指望一次背完所有生字词。中考考的,无非是课本附录里的常用字、易错词、成语。把这些整理成一张小卡片,或贴在书桌前,或存进手机备忘录。每天课间、吃饭前后、等车的时候,看五分钟,念五遍。不求全记,但求反复。错的圈出来,隔天再看。一个月后,你发现以前总写错的“黯然”“琐碎”“踌躇”不再出错。
积累不是靠突击,是靠重复。
第二,写日记,不求长,但求用新词。
日记不用写成作文,也不用每天500字。写一百字就行:今天数学题做对了,心情不错;同桌借我橡皮,挺暖心;读到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觉得“绿”字用得妙。关键是,试着把今天背的字词用进去。用“踌躇”写犹豫,用“氤氲”写晨雾,用“镌刻”写记忆。写得糙没关系,用对了就是进步。写作不是天赋,是习惯。
每天动笔,脑子就慢慢学会组织语言。
第三,文言文吃透课本,不刷偏题。
中考文言文80%来自课内。《岳阳楼记》《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些篇目,每字每句都要懂。不要只背翻译,要懂为什么“之”在这里是助词,为什么“而”是转折。每天精读一段,划出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背诵必须准确,一字不能错。考试时,文言文翻译题,标准答案往往就在课本注释里。
别去追课外拓展,先把课内挖透。文言文拿分,靠的是扎实,不是聪明。
第四,读短文,不追量,要琢磨。
别把“看书”当成任务。每天抽15分钟,读一篇《读者》《青年文摘》里的千字短文。不为消遣,为学表达。看作者怎么开头,怎么转折,怎么收尾。他写“母亲的手”没说“勤劳”,却写“指节粗大,裂口结了痂”;他写“孤独”没说“寂寞”,却写“路灯下影子被拉长,又缩短,没人陪”。这些细节,比十个“优美词句”都有用。
读完合上书,问自己:如果是你写,你会怎么写?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差距在哪。作文不是靠背范文,是靠模仿高手的思维方式。
语文的提升,没有捷径。
不是多做一套卷子就能涨分,不是背了十篇满分作文就能拿高分。它像种树,每天浇一点水,不声不响,根在往下扎。你今天记了五个词,明天用了两个在日记里,后天在文言文里又碰到一个熟悉的字,再过一个月,阅读题的选项你一眼就能看出哪个不对。这不是运气,是积累的反馈。
别等寒假再开始,别等月考后才后悔。
从今天起,每天五分钟记词,十分钟写日记,十五分钟读短文,二十分钟啃文言文。四件事,加起来不到一小时。坚持到中考前,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怕阅读题,不再愁作文没话说,文言文翻译句句有依据。
语文的分数,藏在每天的小动作里。
你认真做了,它就不会骗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孙老师 大学讲师
-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
- 刘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智能设计
- 多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师范)
- 于教员 北京大学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