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我们该怎么做?一位老师写给中班家长的真心话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17】
教室里的椅子还带着体温,黑板上的字迹没来得及擦,走廊里还回响着家长们轻声的道别。
我知道,你们刚下班,赶了二十分钟的路,没来得及换下正装,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晚饭。
你们不是来听汇报的,你们是来问:我的孩子,今天开心吗?他吃饭了吗?他跟别人吵架了吗?他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吗?
我们老师,也不是在做报告。
我们是在等一个回应——等你们说一句:“哦,原来他在幼儿园是这样的。”
中班,不是小班的重复,也不是大班的预演。
它是孩子第一次真正开始“有记忆”的阶段。
他会记住谁借了他一块橡皮,谁抢了他的积木,谁在午睡时偷偷摸了他的头发。
他会记住老师今天有没有笑,有没有蹲下来听他说话。
他会记住,回家后,妈妈问的是“今天学了什么”,还是“今天有没有被老师表扬”。
我们班有20个孩子,4个是新生。
新来的,哭过,拽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松手,中午吃饭时把饭粒撒了一地。
老生呢?有的已经能自己叠被子,有的还在等老师喂饭。
这不是“进步快慢”的问题,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有的孩子三岁就能背唐诗,五岁才开口说话的,也不少。
我们不比谁认字多,我们只看:他有没有在尝试?有没有在靠近?
这学期,我们加了绘本阅读课。
不是为了让孩子认识“苹果”“香蕉”,而是希望他们愿意听一个故事,愿意问一句“后来呢?”
我们发了英语光盘,不是为了逼孩子跟读“Hello, how are you?”
是希望你们晚上关灯前,能陪他听一遍,哪怕只是坐在床边,不说话,听他跟着哼两句。
语言不是练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就像你们小时候,先会叫“妈妈”,才学会写“妈”这个字。
安全的事,我们反复说,不是因为孩子调皮,是因为我们怕。
孩子带零食来,我们不禁止,但希望你们别塞一包薯片、一袋糖进书包。
不是怕他吃坏肚子,是怕他分不清“我的”和“别人的”。
一颗糖,能引发一场争抢;一个玩具,能撕破一个友谊。
我们教孩子分享,不是教他吃亏,是教他明白: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的。
饰品、小刀、磁铁,这些我们一律收走。
不是不近人情,是怕孩子把纽扣塞进鼻子,把磁铁吞进肚子里。
这些事,我们见过。
不是吓唬你们,是真发生过。
你们知道吗?
孩子在幼儿园说“老师骂我了”,可能只是老师说了一句“别跑太快”。
孩子回家说“今天没吃饭”,可能只是他坐在椅子上发呆了十分钟。
我们不回避问题,但也不夸大情绪。
孩子的情绪,像天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你们回家问:“今天老师凶你了吗?”
不如问:“今天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们开了班级博客,上传了照片,写了每日小结。
不是为了让你点赞,是希望你看见:
他今天在拼图时皱着眉头,最后笑了;
他第一次主动把玩具让给了哭着的小朋友;
他午睡时抱着小熊,嘴角还挂着口水。
这些,比一张满分试卷重要得多。
家长会结束时,你们提了很多问题:
“他怎么老是坐不住?”
“他怎么不爱说话?”
“他是不是太内向了?”
我们没当场回答,不是没答案,是怕说错了。
孩子不是机器,不能按按钮就出结果。
坐不住,可能是他还没学会安静地待着,而不是“多动症”;
不爱说话,可能是他正在观察,而不是“孤僻”;
内向,不是缺陷,是性格的一种颜色。
我们不会说“你家孩子有问题”,我们只会说:“他今天在画画时,用了三种蓝色,很专注。”
你们想让孩子进步,我们想,但不是用“别人家孩子”当尺子。
我们不比谁会背十首诗,我们比谁愿意再试一次。
孩子今天不会写“一”,明天会画一条线,后天能写个“—”,这就是进步。
不用催,不用比,不用贴小红花。
你们的一句“我看见你努力了”,比一百张奖状都管用。
我们老师,每天早上站在门口,等你们把孩子交过来。
你们转身离开的背影,我们看得清。
有的走得快,像赶地铁;
有的回头看了三次,手还攥着门把手;
有的站在走廊,偷偷往里张望。
我们懂。
你们不是不爱孩子,是太怕他跟不上。
我们想告诉你们:
别怕慢。
别怕他今天不会。
别怕他不说话。
别怕他不听话。
他不是在“输在起跑线”,他是在找自己的路。
你们能做的,不是报班、买教材、刷题,
是每天晚上,放下手机,陪他看一页书,
是周末,带他去菜市场,问他:“这个菜,叫什么?”
是下雨天,一起看水洼里倒映的云,
是睡前,不问“今天学了什么”,只问“今天有什么让你觉得暖和的事?”
我们不需要你们当教育专家。
我们只需要你们,当个愿意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的家长。
下周,我们会发一份“家庭小任务”:
请和孩子一起,画一张“我最喜欢的幼儿园角落”。
不用画得好看,不用标名字,不用解释。
只要画出来,我们就知道,他在心里,把这里当成了家。
教育,不是一场竞赛。
它是一次散步,走得慢,但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在这里,等你们,也等孩子。
一步一步,不着急。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何教员 西安汽车大学 汽车工程
- 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消防工程
- 马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 郭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大一英语专业)
- 徐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陈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刘教员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学
- 郝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英语能源专业
- 戴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