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逆袭:7个日常小习惯,让文字成为你的朋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30】
高中语文,是不是总让你觉得像在搬砖?背古诗背到头昏,做阅读题做得心累,作文写得干巴巴,仿佛语文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但其实,语文不是靠死记硬背的苦差事,它更像一杯温热的茶,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回甘。我高三那年,语文成绩从80分一路爬到95分,秘诀不是熬夜刷题,而是养成了几个简单的小习惯。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这些,不花额外时间,却让语文变得轻松又有趣。
先说“多看”。别觉得新闻联播是爸爸的消遣,它其实是你的宝藏库。每天早晨,花10分钟看新闻联播,记下几个关键词:比如“乡村振兴新举措”“AI技术新突破”。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新闻,而是你作文里的鲜活例子。去年高考作文题是“科技与人文”,班里一个同学用新闻里的航天故事写了一篇,老师说“有温度,有深度”。
你看,时事热点不是负担,是帮你打开思路的钥匙。周末和爸妈一起看新闻,聊几句感受,语文就悄悄活起来了。
“多读”是养语感的不二法门。每天早起,打开窗户,朗读一篇《南方周末》的短文。声音在晨光里飘荡,语感就慢慢养出来了。别担心读得慢,慢慢来。下午放学后,试试默读《青年文摘》的专栏,提升阅读速度。新高考阅读量大增,平时练得多了,考试时你就能从容应对。
我推荐几本好书:《凤凰周刊》里的深度报道,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龙应台的《目送》,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读这些,你会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比如归有光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简单一句话,却让人心头一颤。读着读着,你就懂了文字为什么能打动人心。
“多记”不是抄书,是把好句子变成自己的。买个小本子,或者用手机备忘录,看到好句子就记下来。比如《杂文》里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别光记,想想怎么用在作文里。开学前,你的素材本里堆满这样的句子,作文就不再发愁。记得我高二时,就靠这个本子,作文从35分提到45分。
现在,我总在书里夹一张小纸条,随时记录灵感。一个好句子,可能就是你作文的点睛之笔。
“多写”是练字,但不只是练字。每天花15分钟,写几行楷书。用《高中生同步写字》的字帖,或者抄写古诗词。写的时候,想想“静”字怎么写,心就静了。高考作文卷面分很重要,字迹工整,老师多看两眼,分数就上去了。我高三时,每天练字,字迹变得漂亮,作文卷面分多了5分。
练字不是为了好看,是让你在写作时多一份沉静。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笔尖的停顿,反而让你更懂诗意。
“多背”是基础,但别死背。初中必背的50篇,高中必修的篇目,每天背一小段。比如《赤壁赋》里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背熟了,写景作文就用得上。我高三时,把64篇必背篇目分成了小块,每天睡前背5分钟,不知不觉就记住了。背诵不是负担,是让你在写作时信手拈来的工具。
背完《春江花月夜》的“滟滟随波千万里”,下次写春天,就能自然用上“月光如水”的意境。
“多练”要分年级。高一的同学,先摸清试卷结构,初高中差别大,别被题型吓到。高二的,多做真题,找出自己的弱项,比如阅读理解总错,就专门练。高三的,别光做题,要总结规律,比如现代文阅读常考“情感变化”。我高三时,把历年真题按类型分类,复习效率翻倍。练题不是为了刷题,是为了找到自己的节奏。
比如,做一篇《乡土中国》的阅读,先划重点,再写心得,比盲目做十篇更有效。
“多感受”。语文不是冷冰冰的题目,它关乎生活。周末打个电话给爷爷奶奶,聊聊家常,感受亲情。或者和朋友约个饭,聊聊天,写写感受。这些情感体验,会自然融入你的作文。上次我写一篇关于“家”的作文,就是从和妈妈视频通话的细节里来的——她说“今天煮了你爱吃的汤圆”,字里行间都是暖意。
老师评语是“真实,有温度”。语文,是心与心的对话,不是考场上的机械答题。
高中语文,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它需要的不是熬夜刷题,而是日常的积累和感受。从今天开始,试试这7个习惯:看新闻、读好书、记素材、练字、背经典、做真题、感受生活。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语文不再是难题,而是你表达自我的朋友。
别等高考前才着急,现在就开始。你的语文,可以很美。每天花一点时间,让语文成为你最轻松的科目。当你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世界就多了一扇窗。
记得,语文不是考试,是生活。当你写“今天放学路上,云朵像棉花糖”,那一刻,语文就活了。
 搜索教员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杨教员 长春师范大学 数学专业
- 张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 丛教员 北京印刷学院 视觉艺术与出版设计
- 肖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工程
- 白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赵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类
-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应用统计
-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杨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微信版
微信版
 -北京家教  京ICP备10209629号-19
-北京家教  京ICP备10209629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