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跳出课本教语文:让《西门豹》成为孩子的语文启蒙课

跳出课本教语文:让《西门豹》成为孩子的语文启蒙课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24
跳出课本教语文:让《西门豹》成为孩子的语文启蒙课

翻开语文书,看到《西门豹》这个故事,很多孩子第一反应是“又是古代故事,有什么好学的?”。老师讲完情节,学生记下“西门豹破除迷信”,考试时写个“故事说明”就完事了。可语文课不该是这样——它不该是复述故事的流水线,而该是点燃语言火花的火种。

今天,我们不聊“西门豹怎么破除迷信”,聊聊怎么让这个老故事变成孩子主动探索的语文乐园。

想象一下:孩子读到西门豹说“怎么,河伯娶媳妇,还得花钱买?”,眼睛突然亮起来:“老师,他这话听着像在笑,又像在生气?”这感觉对吗?传统教学可能直接告诉学生“这是讽刺”,但新方法呢?让孩子自己读、自己琢磨、自己演出来。当孩子发现“西门豹的话里藏着刀子”,语文课才真正活了。

我教过一个三年级班,上《西门豹》时,没按老套路讲情节。先让孩子自由读课文,圈出西门豹所有的话。然后问:“如果你是西门豹,说这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声音是轻还是重?”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小张说:“他肯定皱着眉,声音压得低低的,像在憋着火。”小李抢着补充:“对!他假装不知道,其实心里早想好了办法。

”这种自发的思考,比老师讲“讽刺手法”管用一百倍。

接下来,我们玩起了“剧本创作”。不是机械分段,而是让学生自己决定故事怎么演。分场次?把课文分成三场:第一场是西门豹问原因,第二场是惩治巫婆,第三场是百姓欢呼。孩子们分组讨论,画出场景草图。小雅组说:“第一场要放在河边,西门豹装作很认真地听。

”小明组加了个细节:“巫婆说‘河伯喜欢漂亮姑娘’时,要装得特别得意。”分段能力在不知不觉中练到了——因为孩子觉得“这就像搭积木,得先想好怎么搭”。

读和说成了搭档。学生读西门豹的话,再解释为什么这么读。我常听到:“老师,西门豹说‘娶媳妇’时,好像在摇头,又好像在笑。”这种“说”不是背答案,是暴露思维过程。有个平时沉默的孩子,第一次举手说:“他故意说‘花钱买’,其实是说‘你们骗人’。”全班哄笑,他脸红了,却更愿意开口了。

读是输入,说让输入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来个“小剧场”。学生演西门豹、巫婆、百姓,用课文里的原句。小美演巫婆,学着扭腰说“河伯喜欢漂亮姑娘”,台下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演完,每人写个短文:“假如我是西门豹,接下来会怎么做?”小宇写:“我会先让百姓看巫婆骗人的证据,再慢慢说道理。”小雨写:“我得像西门豹一样,先装糊涂,再突然说破。

”作文里,他们用上了“装糊涂”“说破”这些词,还加了自己的想法——这不是死记硬背,是语言在脑子里长出了根。

整个过程,听、说、读、写全串起来了。读是基础,说暴露思维,写是输出。孩子不是被动听讲,而是主动参与。有的爱编剧本,有的擅长演角色,有的喜欢写故事。我看到一个总躲在后排的男孩,演西门豹时声音特别响亮。课后他悄悄说:“老师,我没想到语文能这么好玩。”这种投入,不是靠奖状,而是源于“我懂了”的踏实感。

为什么孩子愿意玩?因为语文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生活里的智慧。西门豹的话“话里有话”,不就是我们日常说话的缩影吗?“你这题做对了?”——背后可能是“你终于认真了”。当孩子发现语言藏着这么多玄机,语文课就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家长和老师可能担心:“这样教,考试能行吗?”其实,语文能力是综合的。当你能读懂话里的意思,阅读理解、作文自然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兴趣是持久学习的引擎。当孩子觉得语文像解谜游戏,他们会在课后自己翻书找“话中话”。有次课间,两个孩子在走廊争:“西门豹说‘河伯娶媳妇’,是不是在暗示巫婆是骗子?

”——这不就是语文思维在生长吗?

试试这个方法吧。下次教《西门豹》,别急着讲“西门豹怎么惩治坏人”。先问:“西门豹说这句话,心里想的是什么?”让孩子自己找答案。或许,你会听到一句惊艳的话:“老师,他是在给巫婆挖坑呢!”孩子自己挖出来的宝藏,比老师给的金子更珍贵。

语文课的真谛,从来不是把课文塞进脑袋,而是让孩子在语言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西门豹》不是老故事,它是打开语文世界的钥匙。当孩子能从一句话里挖出千层意思,语文就不再是考试科目,而成了生活里的光。下次翻开课本,别让故事躺在纸上,让它在孩子心里活起来——你会发现,语文原来可以这么生动,这么让人上瘾。

别再问“语文课怎么教”,试试“语文课怎么玩”。让孩子自己动手、动嘴、动脑,你会发现,他们比你想象的更懂语言。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刘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2. 邓教员 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
  3. 彭教员 集美大学 应急管理
  4. 杨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化学与应用化学
  5. 阮教员 重庆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6. AN教员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 - 艺术历史
  7. 姚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美术教育师范
  8. 刘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9. 向教员 四川外国语大学 基础日语
  10. 刘教员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