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核心句型全解析:从日常对话到思维表达的进阶之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17】
在孩子的英语学习旅程中,小学四年级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词汇量开始扩展,语法结构逐渐清晰,而最重要的是——孩子开始从“模仿说话”转向“用英语表达想法”。这个阶段,掌握一批核心句型,不仅是应对课堂和考试的基础,更是培养语言思维能力的起点。
本文不堆砌术语,也不罗列枯燥的规则,而是带你深入理解那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逻辑力量的英语句型。我们将从实际语境出发,剖析每一个句型背后的思维模式,帮助孩子不仅“会说”,更“懂说”。
一、时间与安排:建立英语中的“时间感”
> What time is it?
> It’s 9 o’clock.
>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这几个句子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功能性语言”之一。它们不只是问答时间,更是在构建一种“时间与行动”的关联思维。
- “What time is it?” 是对客观时间的询问,结构简单,但要注意“it”在这里指代“时间”,而不是某个物体。
- 回答时使用“It’s + 时间”,这是固定搭配,不能说 “It’s 9 o’clocks” 或 “It’s at 9”。
-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和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看似相似,实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法结构:
- “It’s time to + 动词原形” 强调“该做某事了”,动作即将发生;
- “It’s time for + 名词” 则强调“某个事件的时间到了”。
可以引导孩子对比:
- It’s time to eat.(该吃饭了)
- It’s time for lunch.(午饭时间到了)
两者意思接近,但前者更强调动作,后者更强调事件。这种细微差别,正是语言思维的萌芽。
二、指代与确认:学会用英语“指东西”
> This is our classroom.
> That is the teacher’s desk.
> Is this a computer? Yes, it is.
> Is that a horse? No, it isn’t.
“this” 和 “that” 是英语中最基础的空间指代词。它们不只是“这个”和“那个”,更承载着距离和注意力的逻辑。
- “This” 指近处的事物,通常说话人可以伸手触及;
- “That” 指远处的事物,需要指向或说明。
在课堂上,老师指着讲台说 “This is my desk.”,而指着教室另一头的柜子说 “That is the bookshelf.”。这种空间感的建立,能帮助孩子形成更清晰的语言画面。
疑问句 “Is this a...?” 和 “Is that a...?” 使用一般疑问句结构,回答时用 “Yes, it is.” 或 “No, it isn’t.”。注意:
- 回答中不能说 “Yes, this is.”,必须用 “it” 指代前面的名词;
- 否定回答中 “isn’t” 是 “is not” 的缩写,口语中常见,但书写时要注意规范。
可以设计小游戏:让孩子闭眼,家长拿出一个物品,问 “Is this a pen?”,让孩子猜。既练听力,又巩固句型。
三、颜色与特征:描述世界的起点
> What colour is it? It’s green.
> What colour are they? They are black and white.
> Its nose is long. Its ears and feet are very big.
颜色是孩子最容易感知的属性之一。通过“What colour...?” 的提问,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和描述。
- 单数用 “What colour is it?”,复数用 “What colour are they?”,主谓一致是英语的基本逻辑。
- 回答时直接说颜色,如 “green”、“black and white”,不需要加 “It’s...” 以外的多余成分。
更进一步的是描述动物特征的句子:
> This is an elephant. It’s grey. Its nose is long. Its ears and feet are very big.
这里出现了“its”——表示“它的”,是物主代词。注意:
- “its” 没有撇号,和 “it’s”(= it is)完全不同;
- “Its nose is long.” 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主语是 “its nose”,不是 “it”。
可以引导孩子仿写:
> This is a monkey. It’s brown. Its arms are long. It’s clever.
从“看到什么”到“写出什么”,这就是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
四、价格与数量:数字与语言的结合
> How much is it? It’s 8 yuan.
> 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10 yuan.
> How many sheep are there? There are 15.
“多少钱”和“有多少”是孩子在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实用问题。
- “How much” 用于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问价格;
- “How many” 用于可数名词复数,问数量。
注意:
- “How much is it?” 回答用 “It’s + 价格”;
- “How much are they?” 主语是复数,动词用 “are”;
- “How many sheep are there?” 使用 “there be” 句型,表示“存在”。
“there be” 结构是英语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句型:
- There is + 单数名词
- There are + 复数名词
例如:
-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 There are three apples in the basket.
可以让孩子练习:画一幅图,然后用 “There is...” 和 “There are...” 描述画面内容。视觉与语言结合,记忆更牢固。
五、物品识别与分类:从“这是什么”到“它们是什么”
> What’s this? It’s an onion.
> What are those? They are pigs.
这两个句子展示了英语中“单复数”和“远近指代”的完整体系。
- “this” 对应 “these”(这些)
- “that” 对应 “those”(那些)
所以:
- What’s this? → It’s a pen.
- What are these? → They are pens.
- What’s that? → It’s a tree.
- What are those? → They are trees.
注意冠词的使用:
- “an onion” 因为 “onion” 以元音音素 // 开头,用 “an”;
- 如果是 “a pig”,则用 “a”。
可以设计卡片游戏:准备一组单数和复数图片,让孩子用正确的句型提问和回答。在游戏中掌握语法规则,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
六、天气与感受:表达外部环境与内心状态
> It’s sunny today.
> Is it cold today? Yes, it is.
> I’m afraid of spiders.
天气句型是孩子接触“自然现象描述”的开始。
- “It’s sunny/cold/warm/rainy today.” 中,“it” 指天气,是形式主语;
- 问句 “Is it cold today?” 使用一般疑问句结构,回答用 “Yes, it is.” 或 “No, it isn’t.”。
更进一步的是表达感受:
- “I like swimming.” 使用 “like + 动名词” 结构,表示“喜欢做某事”;
-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同理,动词 “play” 变成 “playing” 才能作宾语。
注意:
- 不能说 “I like play football”,这是常见错误;
- “swimming”、“playing” 是动名词,具有名词性质。
“I’m afraid of spiders.” 是表达恐惧的经典句型:
- “afraid of” 表示“害怕……”,后面接名词或动名词;
- 可以扩展为 “I’m afraid of flying.”、“He’s afraid of the dark.”
这类句子帮助孩子用英语表达情绪,而不仅仅是描述事物。
七、方位与空间:在三维世界中定位
> Where’s the ant? It’s on/in/under/behind the pencil-box.
> Where is the spider? It’s on your head.
> Don’t move. Come and help me.
方位词是英语空间思维的核心。
- on(在……上面,接触)
- in(在……里面)
- under(在……下面)
- behind(在……后面)
这些词看似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容易混淆。例如:
- The book is on the table.(书在桌上)
- The cat is under the table.(猫在桌下)
可以让孩子用玩具摆放位置,然后用英语描述。动手+动口,加深记忆。
“Don’t move.” 是祈使句的否定形式,用于命令或提醒;
“Come and help me.” 是祈使句的肯定形式,带有请求语气。
这类句子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实用,也能培养孩子的语用意识。
八、数学与逻辑:英语中的算术表达
> What’s 12 plus 15? It’s 27.
> What’s 90 minus 30? It’s 60.
> What’s the missing number? It’s eight.
将数学融入英语,是跨学科学习的典范。
- “plus” 表示加法,相当于 “+”
- “minus” 表示减法,相当于 “”
所以:
- \( 12 + 15 = 27 \) 读作 “Twelve plus fifteen is twenty-seven.”
- \( 90 - 30 = 60 \) 读作 “Ninety minus thirty is sixty.”
注意动词用 “is”,因为等号表示“等于”。
“missing number” 指“缺失的数字”,常用于填空题或逻辑题。回答时可以说 “The missing number is eight.”,结构清晰。
这类表达不仅练英语,也锻炼逻辑思维。家长可以在做数学题时,鼓励孩子用英语说出计算过程,比如:
- “Six plus four is ten.”
- “What’s fifteen minus seven?”
九、综合应用:从句子到段落
掌握了这些句型,下一步是组合使用,形成连贯表达。
例如,描述一幅图:
> This is a classroom.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This is a computer. It’s on the teacher’s desk. There are 15 students. They are wearing blue uniforms. It’s sunny today. I like this classroom.
这段话用了多个核心句型:
- 指代(This is...)
- 时间(It’s time for...)
- 位置(on the desk)
- 数量(There are...)
- 天气(It’s sunny)
- 喜好(I like...)
这就是语言输出的完整链条: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
句型是思维的脚手架
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句型,看似简单,实则是语言思维的基石。每一个句型都像一块积木,搭建起孩子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不要只让孩子背句子,而要让他们理解:
- 这个句子在什么情境下使用?
- 它的结构是什么?
- 它和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
当孩子能主动选择合适的句型来表达想法时,他们的英语学习就真正进入了自由表达的阶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陈教员 昆明医科大学 市场营销
- 张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市场营销
- 李教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人工智能
- 高教员 天津师范大学 地理
- 王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 王教员 哈尔滨理工大学 财务管理
- 马教员 曲靖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 张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赵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车辆工程
- 郭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