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诗歌鉴赏篇

诗歌鉴赏篇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25
诗歌鉴赏篇

1、 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你认为颈联的“诗眼”是哪些词?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2)你认为尾联两句有矛盾吗?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关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1)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子是什么?找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 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

(1)“居高”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2)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4、 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5、 读郑谷的《鹧鸪》回答问题。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6、 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1)概括木兰的形象特点。

(2)简析全诗内容详略安排的特点。

(3)体会诗的最后一段以双兔为喻的表达作用。

7、 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回答问题。

(1)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 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千古名句,明确这两句诗的“诗眼”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10、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2)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11、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问题。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

(2)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3)根据这首诗概括陶诗的风格。

参考答案

1、(1)诗眼是悦、空两个字。这两个字准确的表现了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体现了诗人向往佛门和内心的平静。

(2)没有矛盾。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种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1)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

3、(1)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4、(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5、(1)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之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6、(1)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2)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详细,而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得比较简略。

(3)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的聪明才智。

7、(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

(3)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1)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统一国家的大业。

(3)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9、(1)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

(2)直、圆——直字状孤烟之高,圆字状落日之低。两个字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10、(1)岳阳楼、滕王阁

(2)寂寞、惆怅

(3)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11、(1)希望多收些豆子////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厌恶官场、喜爱园田

(3)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平凡的劳动生活...

(3)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平凡的劳动生活。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