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二政治必修四经济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高二政治必修四经济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7-23
高二政治必修四经济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经济学原理,是理解现代社会运行规律的重要钥匙。从商品交换到价值规律,从货币职能到消费心理,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实则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通过系统梳理核心考点、剖析经典例题、传授记忆技巧,帮助考生搭建完整的经济学知识框架,实现从知识记忆到思维能力的跨越。

第一章 商品经济的基础逻辑

第一节 商品的双重属性解码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手机满足通讯需求),而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需特别注意:

1.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无法成为商品

2. 商品生产者追求价值实现,消费者关注使用价值,这种矛盾通过市场交换解决

误区警示:

错误观点:"优质商品使用价值大,价值必然高"

正确认知: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第二节 货币本质与职能进阶

货币发展史中的认知升级

从物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的演变,揭示了货币作为"社会契约"的本质。需掌握:

1. 货币五大职能:价值尺度(观念货币)、流通手段(现实货币)、贮藏手段(足值金属货币)、支付手段(赊销赊购)、世界货币

2. 纸币发行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 (待售商品总量 × 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速度

案例分析:

假设某国去年待售商品总量10万亿件,平均价格5元,货币流通5次。若今年商品总量增加20%,价格水平上涨10%,流通速度不变,则纸币发行量应如何调整?

(解析:原需货币量=10×5÷5=10万亿;新需货币量=10×1.2×5×1.1÷5=13.2万亿)

第二章 价值规律的实践图谱

第一节 价值规律的"双面性"

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资源配置,需注意:

1. 等价交换原则在动态中实现(长期平均价格等于价值)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深层含义:倒逼企业技术创新

热点追踪:

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现象,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典型体现。当技术突破导致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时,会通过降价抢占市场,最终推动全行业技术升级。

第二节 价格变动的多维影响

生活消费领域的传导机制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存在三重效应:

1. 需求法则: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吉芬商品除外)

2. 需求弹性差异: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弹性<1,高档耐用品(如汽车)弹性>1

3. 替代品与互补品效应:猪肉价格上涨可能带动鸡肉消费,汽油涨价会抑制汽车销售

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

企业面对价格变动应采取:

动态调整生产规模(如生猪养殖周期管理)

创新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如定制化生产)

第三章 消费世界的深层密码

第一节 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

收入三重维度的影响

1. 当前可支配收入: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 未来收入预期:房贷、教育支出等长期规划的依据

3. 社会收入差距: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差异影响总需求

消费结构升级路径

恩格尔系数下降的经济学意义:

数值>59%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

系数下降表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占比提升

第二节 消费心理的四大类型

第四章 高效备考方法论

第一节 知识记忆技巧

心理类型行为特征典型案例应对策略
从众心理盲目跟风消费网红产品抢购培养独立判断能力
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限量版商品收藏倡导理性个性化消费
攀比心理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消费奢侈品过度消费树立正确价值观
求实心理注重性价比的实用消费拼多多模式兴起鼓励科学消费观

思维导图构建法

以"商品"为核心,延伸出属性、货币、价值规律、消费四大分支,每个分支再细化概念、关系、案例,形成可视化知识网络。

口诀记忆示例:

"两价(使用价值、价值)一货(货币),三职能(尺度、手段、贮藏),两支付(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规律双表现(内容+形式),三影响(生活、生产、世界)。"

第二节 答题得分策略

主观题答题模板

1. 概念阐释题:定义+特征+案例

2. 关系论述题:A与B的联系(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区别(内涵/外延/作用)

3. 材料分析题:理论点+材料引用+结论推导

例题示范:

"运用价值规律知识,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要点: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消耗;利用价格波动规律做好库存管理)

经济学思维的现实映射

掌握经济学原理不仅是应对考试的需要,更是培养理性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当我们在超市比较商品性价比时,在规划家庭开支时,在理解国家经济政策时,这些知识都在发挥着作用。建议同学们建立"错题本-时事集-思维图"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让政治经济学真正活起来。

延伸学习资源推荐:

1. 纪录片《货币崛起》:生动展现货币发展史

2. 书籍《小岛经济学》:用寓言故事阐释经济原理

3. 央行官网政策解读专栏:把握经济热点动向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