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自己慢慢长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7-15】
培养孩子自发性发展的重要性
自发性顺利成长的孩子,一般到三四岁左右的时候,其积极寻求朋友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他们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这表明孩子是一个意欲发展顺利、情绪安定的孩子,父母应该对自己的育儿方法加以肯定并更有信心。然而,如果孩子即使有机会接触同龄的孩子,也不与他们一起玩,这时父母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育儿方式了。
压制孩子自发性成长的育儿方法
对压制孩子自发性成长的育儿方法而言,父母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
- 对孩子施加不适当的管束,把他硬塞进“好孩子”的框框里
- 运用“过度保护”的培养方法
为了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好孩子”,父母可能会对他施加命令、压力,支配孩子的行动。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地变得老实听话、言听计从了。然而,这种育儿方法已经压制了孩子的自发性,使之失去热情和活力。
另外,过度保护的教育方法会导致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要让父母帮自己做。如果一味迁就下去的话,孩子会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发展下去,孩子就会用命令的语调来指使妈妈为自己服务,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甚至会对父母施加暴力。
解决压制孩子自发性成长的问题
对于第一种“家教甚严”情况,我们应该促进孩子自发性的成长,丢弃那些“好孩子”的条条框框,把自由还给孩子。因为孩子的自发性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发展起来。获得自由的孩子,一旦不被责骂、管束,他就会逐渐地变得宽松、自由起来,开始尽情地欢闹,自发性便渐渐展现出来了。
对于“过度保护”教育的情况,父母应该立刻停止对其过度保护,努力做到凡事不再为孩子“包办代替”。在纠正这一错误的时候,由于孩子在此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帮着做事情,所以,开始实行这一措施时他还会说“帮我做”,这时父母绝对不能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最初,孩子会感到无从下手,不过,自发性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天生素质,只要孩子能逐渐鼓起勇气自己试着尝试,不久,孩子的自发性就会得到复苏。从由父母代劳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会产生“我也会做”的自信,如此一来,孩子在外面也就不再消极、能够和朋友在一起玩耍了,交友的能力也将成长起来。
培养自发性发育迟缓的孩子顺利发展的方法
最佳的方法就是“放手”,即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大人既不要动口,也不要动手,这一点是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付出努力。因此,很少有母亲能坚持下去,一般都是5分钟热度便草草了事。然而,有些母亲渐渐地会理解到其真正的意义,并且能够坚持实施下去。在这种时候,父亲的协助也是不可缺少的。
一些被父母突然“放手”的孩子,生活上难免会出现混乱。但这只是一时的现象,慢慢地他们会掌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且逐渐知道自己的事情必须由自己来完成。这样,孩子的自发性便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张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 赖教员 华东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 牟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英语
- 殷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英语
- 严教员 清华大学 数学
-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