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尊重孩子的磨蹭,优秀的父母允许孩子慢慢来

尊重孩子的磨蹭,优秀的父母允许孩子慢慢来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0-29
尊重孩子的磨蹭,优秀的父母允许孩子慢慢来

已经很晚了,赶紧睡觉!

赶紧把饭吃完了,不要玩玩具!

马上出门了,赶紧把外套穿起来!

孩子做事磨蹭,吃饭慢、睡觉拖不说,穿个衣服都要半天,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心要急天上去。

催吧,很可能越催越慢,还要发一通火;不催吧,眼看着计划好的事情就要推迟了。

其实,我们需要先理解孩子的磨蹭,才能解决孩子的磨蹭。

丁香妈妈今天请来了常润老师,给大家说说,面对孩子的磨蹭,家长该如何应对。

3 岁前的孩子,很少故意磨蹭

无论 1 岁还是 6 岁的孩子,都会本能地讨爸爸妈妈高兴。家长的要求,孩子能做到的都会去做。

一般来说,3 岁前的孩子,很少故意磨蹭。如果孩子做事情慢,一般有两种原因:动机不足或能力不够。

第一,动机不够,就是对这件事真的不感兴趣。比如:

1. 今天的饭不好吃,或者碰上自己不饿,宝宝就吃得慢;

2. 讨厌脱了衣服冷飕飕的感觉,所以迟迟不肯脱衣服;

3. 洗澡水溅到眼睛里不舒服,就每天拖着不洗澡;

4. 睡觉就更没意思了,灯一关什么也玩不了了,于是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第二,能力不足,想快也快不起来。

比如,妈妈想让宝宝用 2 分钟迅速穿上衣服,可是宝宝的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全,穿个袜子都要穿 2 分钟。

另外,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很有限,很容易穿着穿着,突然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过去了,忘了衣服还没穿完了。

最最根本的「能力不足」,是孩子没有时间概念。

和成年人不一样,所有 3 岁以前的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

他们大脑中负责计划的区域还很不成熟,没法和大人一样有时间概念,明白这件事做完了,还有下一件事要做,比如:

走在路上看到一堆蚂蚁在搬东西,孩子会停下来一探究竟,忘了自己还要赶去上早教课;

吃饭看到窗外落了一只小鸟,就会跑过去和小鸟打个招呼,忘记还要继续吃饭。

在他们眼中,完全不能理解大人一直在急什么,因为只有成人才会一直未雨绸缪,计划未来,而孩子不会。

因此,催孩子或是给他讲道理,告诉他「接下来还有 xx 事」,不仅没用,还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相比催促,更有效的方法,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慢,在孩子磨蹭的时候,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

才能解决问题

不感兴趣、动机不够?

告诉他「先 xxx,再 xxx」

比如孩子吃饭吃着吃着就跑到一边去玩玩具了,就是典型的不那么饿了,对吃饭不感兴趣。

这时候不要说「不许玩玩具」,因为越是制止,孩子越是想玩。

更有效的方法是告诉孩子「先吃完饭,再玩玩具」,并且帮助他遵守这个规则。

这个方法适用所有「孩子拖延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又非做不可」的情况。

比如,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说「先吃完饭,再看电视」,「先洗完澡,再讲故事」,「先睡觉,睡醒再玩」,然后说到做到。

家长坚持这样做,孩子能记住并且把这些规则深深印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养成好习惯。

这也是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明确优先项的方法。

孩子从小有了区分主次的意识,上幼儿园,甚至读书之后后,孩子也能做到先「写完作业,再去玩」。

图片来源:123rf.com 正版图片库

能力不足做得慢?

简化任务

简化任务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调整任务的难度;

二是一次只给予一个指令。

有的孩子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是觉得自己穿不好,穿起衣服来感到困难。

家长可以每次只让孩子穿 1 件衣服,其他的则由我们来帮他穿;等孩子能够熟练穿好一件衣服时,慢慢地把指令加到 2 件、3 件。

同时,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有限,「一次只给予一个指令」可以让孩子更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

如果你想让孩子穿袜子穿鞋,可以这样做:

一开始只说「把你的袜子找来」就可以了。

等孩子找来袜子,就鼓励他:「太厉害了,快得像闪电一样!」。

这个任务完成了,再说「现在,去把鞋找来!」。

一次只下达一个指令,宝宝就不容易中途走神。

睡觉的时候也是,不要说「我们要刷牙洗脸睡觉啦」,指令一个一个给,先让孩子「和玩具说拜拜」,再说「现在,咱们赛跑去卫生间!」到了卫生间后,再开始下新的指令。

优秀的家长

懂得坚持和退让

虽然上面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很多孩子磨蹭的情况,但它们不是万能的。

如果妈妈是个急性子,宝宝是个慢性子,这些方法并不能让宝宝变得和妈妈一样雷厉风行。

因此,还需要爸爸妈妈去思考,哪些事情的节奏是我们要坚持的,哪些事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节奏来,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折中节奏。

对于自己要坚持的、原则上的事情,比如「没吃完饭不能离开桌子」,「晚上一定要在十点之前睡觉」,你就需要坚持告诉孩子「先....... 再......」,带动孩子的节奏,帮他们养成好习惯。

对于非原则上的事情,我们最好让孩子遵循自己的节奏,比如:

周末和朋友出游时,知道孩子性子慢,集合时间就不要太早,给宝宝留出更充足的时间;

吃饭的时候少盛多添,在避免饭凉的情况下,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吃。

孩子是催不快的,过度的催促可能被孩子理解为指责,让孩子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影响孩子在时间管理上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必须温柔地坚持;

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妨提前退一小步,给孩子一些空间找到自己的节奏,允许孩子慢慢来。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2. 赖教员 华东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3. 牟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英语
  4. 殷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英语
  5. 严教员 清华大学 数学
  6.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7.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8.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9.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10.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