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小升初阶段孩子出现逆反情绪怎么办?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小升初阶段孩子出现逆反情绪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11-29

有个家长通过老师联系到我,焦虑的倾诉着教育孩子的苦恼。没等我开口,就滔滔不绝了10分钟。大概是心情急切,话语略显混乱。我做了几点总结:孩子的问题:1.孩子到了小升初的阶段,进入典型的叛逆期。2.不爱学习。3.做事情拖沓。家长的苦恼:急切,感觉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后来经过我与孩子的经常接触,发现孩子确实存在些许的问题,但不是父母形容的那么严重,孩子,毕竟是孩子。我就针对家长的几点,逐个进行分析吧。

1.“孩子到了小升初的阶段,进入典型的叛逆期”

叛逆期,其实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被父母冠上叛逆期的字号,甚至在初一为“第一叛逆期”,初二下学期为“第二叛逆期”……听起来,挺严重的,其实不是这样。

初中阶段是儿童重要的身心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心理开始有所变化,其实就是开始思考问题了,他们涉世不深,但是会很容易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难以接受别人的思想,有种小大人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

此时,家长不应盲目的否定,即使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家长也应重视方式的使用,以一种孩子容易接受,尊重孩子的姿态,给予引领。家长都是为孩子好的,但是如果方式不适当,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我认为家长应尽量以孩子的眼光,作为孩子的朋友,给孩子讲道理,注意不是讲大道理,而是用孩子般的语言,让孩子自己去顿悟,自己去理解。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我是平等的,你得尊重我,那么我会听你的。千万不要给孩子“乱扣帽子”。

举个例子,这个小女孩一次没有把学校的试卷带回家,妈妈就说,“你是怎么回事啊?这点事情都办不好,以后还能成什么大事啊?”,爷爷说,“孩子,你得记住,这是你的失误!你一定得反思一下,好好检讨,听见没有?

”孩子低着头点头答应了,但是家长却没有注意到,她手中的娃娃被她狠狠的捏了一把……

好,大家读后,什么感觉呢?其实家长绝对是为了孩子好,想让她从小养成细心的好习惯,但是我们思考过没有,这样的话,孩子能接受吗?有时家长真的是得从孩子的角度,尝试换一种说话方式,孩子还是很好理解的,况且大人也没有不忘事的啊……家长与孩子也需要换位思考的。

2.不爱学习。

这个问题的确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导致孩子不爱学习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已经负担过多的学业负担了,周一到周五去学校上学,晚上一堆的作业,周末还有各种辅导班,英语班,奥数班,音体美班等等,总之孩子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的。你说孩子们还有多么大的热情呢?

当然我承认家长给孩子报班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别人的孩子都在学,我们孩子不去,就是倒退啊……中国的教育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能不能让孩子稍微幸福一点呢?避免不了课外学习,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孩子最需要的,最适合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去学奥数!

孩子的思维有一定的差异,水平也有区别,如果都把孩子送去学奥数,那么对孩子真的可是称之为是虐待。

这个小女孩,真的是对奥数不是特别开窍,但是学校考试水平的还是掌握的不错的,在外学习的奥数知识,对于她是严重的负担,学不好,自然还影响了她其他科目的学习。那么这样一来,各位家长,您认为划算吗?

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一下吧!真的!

我小时候,爸爸对我常说的话就是“学要学个踏实,玩要玩个痛快”,对我的教育也是这样的一个准则。很简单的话,但却是很好的态度!孩子太累了。有时真是再耗时间。

3.做事情拖沓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孩子拖沓,可能是性格习惯;有些孩子,可能是存在抵触情绪,所以才人为的拖沓。所以家长对待这个问题,还是得灵活,多考虑下拖沓的原因,如果没什么大问题,拖沓也是未尝不可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做事风格都是以精干为特点的,也有很多人就是以踏实稳重为风格呢。

所以在这里,我想,家长并不能总是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欣赏的某种性格,有时性格是难以改变的。况且如果孩子改变了一点,反而并不是她所喜欢的,这就是造成了孩子自己的不适应和不幸福。如果是孩子故意拖沓,那家长就得思考为什么孩子有抵触情绪,解决根本。

这个小女孩的家长不知道是习惯,还是不信任孩子,一晚上因为一件事情,甚至可以提醒8遍,例如,妈妈总是说,××,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好好学习吧。孩子很愉快的答应了。

结果整个晚上,妈妈反复出来提醒小女孩别忘记写那个小作文,还有不断的过来监督小女孩的坐姿是否正确,老说“××,抬起头来,怎么回事啊,不往脑子记啊”。结果,孩子就很抵触的故意不写小作文,故意把头压得特别低,其实她不是不喜欢写小作文,也不是忘记抬头。

只是心情抵触的外在行为表现。

还是那句话,所有的父母都会对孩子好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为什么有时结果却不如意,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吧,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要做,一定要做,那不妨我们换个角度,从孩子的眼光出发,做孩子真正的朋友。

 

相关文章
  1. 青春期风暴:读懂初二孩子的情绪密码
  2. 初三孩子厌学情绪破解指南:家长必读的6大策略与3大成因解析
  3. 遇到孩子负面的小情绪 妈妈的应付技巧
  4.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
  5. 孩子的情绪智力你重视吗
  6. 儿童情绪管理指南:科学化解孩子“小情绪“的11种有效策略
最新文章
  1. 中考物理必须要记的50个知识要点!赶紧做记录!
  2. 小学语文《忆江南》课堂教学设计篇
  3. 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
  4. 点击破百万!中考语文9个万能答题公式!
  5. 人教版高一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
  6. 初中孩子厌学?先别再怪孩子不上进
  7. 语文学习总结作文篇
  8. 初中生数学基础差?这5个方法真能提分
  9.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0. 语文期中复习,学生说的这三招最管用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