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规矩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2-25】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规矩
引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规矩。本文将介绍国际儿童教育界通行的规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来帮助家长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规则。
建立基本规则
对于0~6岁的孩子,国际儿童教育界的通行规则是以下3点: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其中,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规则,它能帮助孩子学会守住自己的界限并保护自己。只有有了不伤害自己的体验,孩子才能理解如何尊重别人,这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基础。此外,孩子还需要遵守以下6条具体规则:不进行粗野、粗俗的行为;不拿别人的东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玩具和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不可以打扰别人;做错事要道歉,并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这些简单的规则实际上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
技巧关键词1:弹性
规则需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执行规则的弹性。例如,孩子对学习琴棋书画感兴趣,家长可以先带他去听、看或体验,让他了解学琴并非容易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厌烦时,家长可以鼓励他坚持下去,并陪伴他度过这个过程。
技巧关键词2:探究儿童心理的秘密
教育不提倡惩罚,而是主张探究儿童内心的秘密。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可以探究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惩罚他们。例如,孩子摸电视荧屏可能是因为他不明白电视里的人和房子是虚构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电视不是真实的,也可以给他电视机的包装盒让他体验一下。
技巧关键词3:松弛,安静,悠闲
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孩子的压力。孩子在1到2岁时,喜欢玩饭,家长应该接纳孩子,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吃饭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饭,演示优雅的餐桌礼仪,并在全家一起吃饭时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技巧关键词4:上善若水
当孩子在其他场所遇到违反规则的行为时,家长可以向他们解释这种矛盾,并帮助他们继续执行规则。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了自我的孩子,有一种内在力量,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孩子可以选择不主动伤害别人,但在对方一再伤害自己的时候,敢于反击。另一种选择是选择离开,意味着接受现实但不愿陷入斗争的姿态。家长的鼓励和肯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结论
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规矩是家长的责任,通过制定适当的规则和使用合适的管教技巧,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化秩序。同时,家长也需要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给予他们一定的弹性和自由,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阮教员 重庆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AN教员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 - 艺术历史
- 姚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美术教育师范
- 刘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 向教员 四川外国语大学 基础日语
- 刘教员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
- 刘教员 铜陵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孙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强基计划)
- 邵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精算
- 宋教员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