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做到爱而不露能让孩子更坚强

做到爱而不露能让孩子更坚强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1-14
做到爱而不露能让孩子更坚强

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

病因之一:过分溺爱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往往被过分溺爱。家长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受不得一点的委屈和挫折,稍不顺心就会哭闹不停。对症疗方:不轻易满足对于这些任性的孩子,家长的态度最重要。当孩子在受挫后哭闹时,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攻势所击败。要让孩子懂得靠哭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当孩子有了无论怎么哭也不能达到目的的体验后,就会学乖听话,停止哭闹。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先改变育儿观念,并且全家一致。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孩子身上,溺爱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始终保持理智,不要为了赢得孩子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愿望会使孩子感到更满足。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给孩子找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病因之二:过分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过分赏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上得去,下不来。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很容易导致郁闷、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对症疗方:适度表扬和批评结合在孩子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孩子的热情能因分享和肯定转化为自尊、自信时,对其一生都将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也不能光让孩子听好话,当他们做错事时还要进行合理批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接受批评也很正常的。

病因之三:总想孩子赢

有些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其实,这样做只会使孩子变得只能赢不能输,对日后的成长没有帮助。对症疗方:有意设些小难题宝宝由于受到能力、技巧、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很容易遇到困难,而其自身控制情绪的能力还不强,稍遇到困难就会显得焦躁。但家长切不可因此过分心疼孩子,不妨放开手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不妨饿他一两顿,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别把他生活中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设置些小难题,引导孩子去解决。比如,在孩子学会爬的时候,就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孩子去跨越。孩子失败了,家长不要为孩子找各种借口,而是引导孩子找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借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病因之四:包办替代

正常情况下,孩子从1-2岁起就会抢着要自己吃饭,还有些孩子要自己穿衣裤、穿鞋袜、帮忙叠衣物、收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对动手做事的敏感表现。然而,相当多的家长忍不住包办代替,把一切打理得干净利索。对症疗方:分配适当家务自信心的培养其实是抗挫折的重要手段,而培育自信心的最佳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般来说,1、2岁的孩子可以做些给妈妈递毛巾、纸张、收拾玩具等事情;3、4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报纸、给下班的爸爸妈妈拿拖鞋等简单的劳动;4、5岁的孩子可做一些较为固定的、定期的家务,如擦桌椅、吃饭时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5、6岁的孩子可让他们独立洗碗筷、洗手绢等。除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长还要注意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比如,在陪孩子玩积木搭高时,看到孩子用半圆形做基底。很多家长会忍不住纠正:“半圆形不稳的,你应该把正方形积木放下面。”家长在说这段话的同时,也就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孩子自然不可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了。

病因之五:推卸责任

很多家长在孩子摔倒时故意打地板,并告诉孩子:“都是地面不平,害宝宝摔倒,妈妈打它!”这种类似举动将孩子摔倒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地板,长此以往,孩子碰到挫折时就习惯了不去面对或推卸责任。对症疗方:让孩子勇于承担幼儿做错事被发现后,因为害怕或为了逃避处罚,会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来个大哭大闹或“死不认账”。这种现象表明幼儿还没勇气承认全部错误,需要给予鼓励和诱导,而不是责罚和打骂。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行为准则,让他知道大家都喜欢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