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大众意义的师德高尚
【作者:马教员,编号55077 更新时间:2013-08-06】
其二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的理解。教师的工作对象必定是以学生为根本无疑,那么教师对于学生成长的关注程度一定会直接反应出他对于教师工作的重视程度,当然不是越关注就越重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我想作为教师的话都会有一种对学生自然而生的一种呵护与关爱,这和我所想的关注是不同的。我所想的关注大概是更深层次的关注,关乎学生的内心以及教师凭借学生表现和自身经验对学生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的协助修正或者提前干预,以规避他们在成长路上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教育在远处,不该仅仅是当下,毕竟每个学生都是个鲜活的人。
其三,我认为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最真实自我的流露。一个人是否虚假大概比较好判断,但是一个人的真诚却未必那么容易辨别真伪。我想一个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最重要的真诚。教师大概未必要与学生做到完全的真实,毕竟我们生活起来也不会完全真实,但是真诚对待学生是一定必要的,那会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老师是把自己当回事儿的是在平等的交流真实的交流。如果不够真诚,相信学生也会察觉到这种感觉,那么后果就是学生会放弃主动接触教师的渴望,那么教师也就损失了与学生相互了解,共同成长的机会。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胡教员 福建医科大学 五年制临床医学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 姜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金融
- 夏教员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会计学
- zl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凝聚态物理
- 黄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机器人)
- 张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
- 张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 杨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吴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