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教员,编号50730 更新时间:2013-06-18】
一、 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师的“教”。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的把有效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果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却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二、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教什么,学生就死记硬背什么。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不一定吸引每一个学生,对讲授内容已经掌握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很容易开小差。而自控能力差、基础差、听不懂的学生更改变不了上课说话、睡觉或看小说的状况。学生在这样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情境中,养成了不动脑、不动手、不爱看书,过分依赖老师的被动学习的习惯。这既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是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应当把课堂当成教师的一言堂,而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自觉主动地观察、思考,并让学生动手做、动口说。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打破常规,对一个问题要从多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答案,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发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开发学生智能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摆在教学活动的首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埃得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学的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为此,应抓好以下几个主面:如何看书、预习、听课、做笔记;如何做作业、复习、小结;如何发现问题、质疑;如何有效思考等。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学到广博的知识,进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总之,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探究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率和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教学,建设科学、先进的课堂文化,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刘教员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学
- 岳教员 北京物资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郝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英语能源专业
- 戴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 江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注册会计师
- 赵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 冯教员 安阳师范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任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学(智能与计算传播方向)
- 冯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