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教育心态失衡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教育心态失衡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1-12-09
教育心态失衡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今年以来,各种教育名词层出不穷,教育怪象光怪陆离。“虎妈”唱罢,“狼爸”登场;“绿领巾”刚摘下,“红校服”又穿上;几个9龄童相约自杀,两个六年级女孩教室服毒。初冬的北京,北京市少年宫食堂,同是参加兴趣班的两位妈妈竟然为占座,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

      令人震惊的同时,这些现象也发人深思:孩子、家长、学校、社会,不是某一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教育心态集体失衡。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进入12月,在北京某重点小学上五年级的马文涛超级忙碌,除了常规的奥数班、英语班、作文补习班,外加一个乐器班。“更紧张的是,还要赶场参加没完没了的比赛,这个月就有5个。爸爸说了,只有拿到证书,才能进好的初中。”

      女儿才上二年级的刘女士也不轻松。“我女儿身体不好,本来想让她多参加体育锻炼,练练舞蹈什么的就行了。可没办法,女儿班里的考证风热火朝天,家长间还相互攀比,不得不让她也加入。”

      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是班级的前十五名,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

      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到《虎妈战歌》再到《所以,北大兄妹》,从胜过老师的好妈妈,到今天的“虎妈”、“狼爸”、“羊爸”,各种教育样本轮番轰炸,他们之所以引起关注,有市场,受膜拜,皆因贴着“成功”的标签。

      “虎妈”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而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狼爸”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

      令人惊讶的是,在记者采访过的家长中,认为这些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好,有道理”的竟占了多数。

      考了高分,上了北大,就是成功吗?

      有专家认为,这些“成功样本”使教育迷失了本应带给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的真谛。教育是培养人的,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过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甚少关注他的品德,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真有所谓的“起跑线”吗

      现在的孩子都会唱改编过的一首歌:“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背唐诗、练习珠心算,上学后的周末奔走于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能不累吗?

      这样的累,与一个命题难脱干系——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曾是商业培训机构的广告语,让家长陷入无限的矛盾和纠结中。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对媒体表示,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王定华称,人生犹如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影响一生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也不认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这句话是谁喊得最要紧?是办学的人,因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的,都和利益相关。”他认为,要看到小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关键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要呼唤教育理性,而家长理性非常重要。

      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任教的杜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针对“起跑线”,她认为:有条件应该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兴趣班。不必让孩子“起跑”得太早,家长应该摒弃注重小孩学前教育的观点,太过注重学前教育只会适得其反。作为家长,她也希望给女儿选择好的教育机构。毕竟一个好学校往往包含了更强的师资力量,更好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据了解,目前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几乎都是为分数准备的,每参加一项运动、学一门乐器也都是为了升学的需要,孩子自然很难享受到运动的快感、音乐的优美。

      北京市光明小学的校训是“我能行”,旨在培养在人生路上走得远的光明人。该校校长廖文胜认为,从根本上说,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即使考不上大学,上不了名校,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东西,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慢成长”回归平和

      近日,在北京市某小学的班级论坛上,一位一年级家长的一篇《孩子,你慢慢来》的文章,引起了诸多家长的共鸣。文中写道“孩子,你别急,慢慢来。也许你不是最棒的,只要你是快乐的,就够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一味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主要考查的是智力素质,甚至把智力考查等同于知识考查。在这种压力下,大部分学校只关注升学率、考试分数与名次,严重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与坚强意志的培育,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美感、人性等方面的真实需求,这对于教育来说是最致命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表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虎妈”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人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家长本身就承担许多压力,如果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只会恶性循环使双方更加疲惫。业内人士告诫家长,应当持有平常心,改变攀比、从众心态。这是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的,别人无法替代,要战胜这种“心魔”,家长要有底气,有定力。对孩子有一个平常心,等待他慢慢成长;视孩子为一个普通人,不期望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发出同样的质疑:不望子成龙,谈何容易?

      “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这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通过素质教育,教育将更好地回归其本质,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刘教员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
  2. 刘教员 铜陵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孙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强基计划)
  4. 邵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精算
  5. 宋教员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术博士
  6. 段教员 成都东软学院 供应链管理
  7. 明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科技
  8. 魏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
  9. 沈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0. 耿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