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王财贵:潜能开发与儿童读经(一)

王财贵:潜能开发与儿童读经(一)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08-05-26
编者按:


王财贵是台湾读经运动的发起人。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他对读经运动的一些主张。他有几个主要论点:一是教育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教育即是将孩子们天生的能力挖掘出来,因此读经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到十三岁的时候孩子的精神气质即已定型,违背了这个时机,教育就是浪费资源。第二,学经和培养其他能力也密切相关,包括听觉、视觉、数理诸方面能力等等,因此读经也是开发孩子天分的不二法门。




正文:

关于社会文化教养,必须从一个人的生命内涵、也就是从一个人的智慧探讨起。从国中开始,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我们都学过国文,不管是文言文亦或是白话文,能被选录到教科书里的文章,应该都是我们可以效法的典范,文章旁边通常都会有一段作者介绍,我们会发现这些作者都是3岁至5岁开始读书,10岁可以作文章,11岁或12岁时就已经名满天下。曾国藩有篇文章「圣哲画像记」,教导他的子孙如何读书,文章中提到他自认读过的书不算少,但后来当了官,到京城皇宫的图书馆,才发现自己曾经念过的书在这里真是小巫见大巫。他也讷闷:人的一生中如何能读如此多的书籍呢?所以他写了这篇文章,想要教导后代子孙如何选择书籍来阅读。他自谦开始念书的时间很晚,看了他的经历才发现,他是从5岁的时候开始念书,8、9岁时已读通五经与朱子,13岁将中国著名的经史子籍读完,当时曾国藩认为5岁开始念书已经太迟。胡适在40岁时写了一篇「四十自述」,提到在4岁之前,他读他父亲自己作的文章,4岁后开始念古书,6岁开始上私塾。我们都知道古时的书是没有白话文的,但他却在4岁时就已开始念古书。何谓古书?指的即是四书五经。其实4岁时所说的读,只是背诵,一直到上私塾,老师才会教他们读,认识书里的意义。胡适也提到9岁时他会偷偷地看古典小说,因为当时没有漫画,也没有电动玩具,所以<三国演义>、<七侠五义>、<老残游记>和<儒林外史>就成为当时小孩的娱乐。念过这些书的人都知道它们是没有标点符号,也没有白话文解释,但当时的孩子却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书当作打发时间的休闲排遣,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可能也做不到的,胡适在9至10岁间将中国古典小说全部念完,奠定了以后作文章的基础,而在13岁前也将中国书籍都念完了。


一个人在13岁时心理与生理会起很大的变化,会开始觉醒「自己」这个人,换句话说,一个人要在13岁前打好人生的基础,13岁以后其实就是要发挥人生的时候。但现代人打基础,则打到20几岁,有的打了一辈子也不见成效。上天在创造我们时,早已将我们的路安排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该预备什么内涵,违背了这个时机,那教育就是浪费资源,甚至还会有后遗症产生。如果教育能顺着人类发展的阶段好好把握,教育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把孩子教的有能力、有品德、有智慧是很容易的,因为上天生养人类时,就是很纯净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稍加引导,不要成为障碍,其实就是很好的教养。所以中国古人-包括胡适,他们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与文化教养是最合乎人类发展的轨迹,由现代心理学来看,完全合乎最先进的心智科学与脑神经科学研究。一个人在13岁前是内部成长的时期,也是奠定基础的时间,包括脑神经,脑细胞的生长,每天都快速地成长着,成为他一辈子智慧的基矗13岁之后脑细胞的发展速度即减缓,甚至不再成长,20岁右脑细胞就开始衰竭。所以在13岁前如果脑细胞有经过锻炼,那么细胞生存会较久,不会出现「老人痴呆症」。那如何使孩子脑神经可以成长的好,是目前所有教育家最关心的事,也就是13岁之前,我们能够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培养听觉与视觉,同时给予美感教育。以现在教育而言,指的就是音乐教育。如果问大学生有没有学过音乐?大部份的人都会回答没有,其实在国小三年级时我们就有音乐课,也就是唱游课,那为什么会说没有呢?因为他们知道问的不是有没有上过音乐课,而是有没有增加这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学校的这些教育似乎都浪费了,因为大部份的人都是无所得的。难道是音乐、美术很难教或很难学吗?如果一个人长大只能看漫画书,就代表他没读过书,一个人长大了却只听流行音乐,可见他没学过音乐,一个人在面对名画时却不感动,就代表他没有学过美术,而我们的教育-学校和家庭却是造成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学习成果浪费,该如何做呢?先要知道一个人的脑细胞、听觉与心灵能力是怎么发展成的。人的听觉神经在胎儿三到六个月时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但怎样让他的听觉更敏锐呢?婴儿在0岁到3岁是听觉神经最快速成长的时期,如何刺激他的成长呢?第一就是自然因素。让他自然成长,但并非任由他自生自灭,而是要让他成长的更好。婴儿听觉能力很强,一个声音或声波的振动都可以刺激他的听觉神经,不同的波动他的听觉神经也会因应产生不同能力来面对。让他听打击乐,听交响乐,听丰富旋律的调子,听不同的音乐与乐器,不管多复杂一般人听不出,但婴儿却可以分的很清楚,每天成长都不一样,半年或一年后,他的头脑成长会与众不同,可以达到一般人5倍、10倍甚至100倍以上,0岁到3岁决定耳朵锐不锐利。


现在大部分父母亲都会依照着自己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小孩,这种观念那里来呢?从他们的老师、长辈得来的。怎样的教育观念呢?「不需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听交响曲、听世界名歌,让他听些铿铿锵锵、叮叮当当的声音,唱唱儿歌就行了。」,这样三年过去,他的耳朵也障碍了百分之六十到八十,这个人一生也就很难成为一个有优雅性情,有敏锐音感能力的人了。有了这样的观念,让孩子听古典音乐,每天至少一、二小时。甚至整天,当家里每天有优美音乐,不久这个孩子自然形成音乐素养,也养成他听觉的敏锐度,不只能够听音乐也可以听许多更细微的声音。耳朵好是智慧的代表,要开发孩子智慧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用丰富的声音、优美的旋律,让他在0-3岁之间培养他一生的优雅性情。中国古人很早前就发现音乐的教育功能,所以孝经说:要移风易俗就要音乐才行。我们倡导「心灵改革」,想要全国风气变化,那就需要音乐,因为音乐是感动人心的重要管道。音乐是一种陶冶、一种教养,从它可以领悟许多教育原理,我们的教育观念常是错误的,不能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让他听,如果孩子已经超过3岁,那3-6岁-幼儿园阶段还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机会,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下课时间就可以让他听优美的音乐,对他的脑神经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心灵是无穷的、开放的,优美的音乐可以影响他,孩子比我们聪明一百倍以上,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用大人的眼光限制孩子的生长,扼杀了他的教育。国家想要怎样的青年,就用怎样的音乐教导他!但现在我们的国家用什么来教导我们的青少年呢?没有,而只是任由他发展,一个人是容易堕落的,我们不培养他,他就往下堕落。不让他堕落要用什么方式?用优雅的人类文化传统就行了,这是很简单的。如果你的孩子超过六岁,六岁到十三岁是最后百分之十的机会,13岁之后,基础没有完成,这一辈子再怎么奋斗都是有限制的。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具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泌尿外科
  2. 关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
  3. 张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
  4. 吴教员 湖南大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5. 唐教员 北京联合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6. 周教员 衡水学院 学前教育
  7. 陈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
  8. 田教员 北京物资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9. 张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10. 张教员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