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物理总卡在压强上?别急,这些生活里的“压”你早该懂了

孩子物理总卡在压强上?别急,这些生活里的“压”你早该懂了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07
孩子物理总卡在压强上?别急,这些生活里的“压”你早该懂了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做物理题时,一碰到“压强”两个字,眼神就飘了?不是他不认真,是他没把课本上的公式和生活里的“压”连起来。压强不是试卷上的一个字母P,它是你家茶壶倒水时那股稳稳的水流,是孩子踩在雪地上陷下去的脚印,是吸管吸汽水时你嘴里的那点“吸力”。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说起。你家厨房里那个不锈钢茶壶,壶嘴和壶身是连着的,倒水的时候,壶嘴里的水面和壶身里的水面总是一样高。这叫连通器。老师讲的时候说“同一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孩子听了可能点头,但转身就忘。

可你要是带他去洗手间,看看马桶水箱里的浮球,再看看下水道那个弯弯的U型管,他立马就懂了——原来这玩意儿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防臭。水堵在弯管里,外面的气味上不来,这就是连通器在默默干活。你不用讲公式,他看见了,记住了,以后考试写“连通器原理”,他脑子里想的是马桶,不是课本。

再说说压强怎么增大。课本上说“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这话没错,但太干巴。你让孩子试试用铅笔尖和铅笔尾去戳橡皮,他马上就知道,尖的那头更容易扎进去。为什么?因为同样的力,压在更小的面积上,压强就大了。你再让他拿菜刀切菜,为什么刀要磨?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刀刃变薄,受力面积小,切菜省力。

你问他:“你爸修车时,为啥千斤顶底下垫块铁板?”他答不上来?那你带他去车库看看,车轮子压在泥地上会陷,垫上铁板就不陷了——不是车轻了,是压强小了。

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这个数字你得让他有感觉。你拿个矿泉水瓶,500毫升,倒满水,称一称,正好500克。一升水,就是一公斤。你告诉他,一立方米水,能装满一个标准浴缸,重量是一吨。别光说数字,让他搬一袋50斤的大米,再想象20袋堆在一起,那就是一吨。物理不是背出来的,是“搬”出来的。

你家孩子总搞不清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别急着讲F浮=ρgV排。你带他去游泳池,让他先憋气沉底,再放松漂起来。他一松劲,身体就往上浮——为什么?因为身体密度比水小。他要是穿着救生衣,浮得更高,是因为救生衣增加了排开水的体积。他要是穿了厚重的棉袄下水,沉得快,是因为整体密度变大了。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悬浮时,也是浮力等于重力;沉底了,浮力小于重力。这三句话,不是靠背,是靠“试”出来的。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总把“吸管吸汽水”当成“吸上来的”?其实不是你吸上来的,是你把管子里的空气抽走了,外面的大气压把汽水压进嘴里。你让他拿个玻璃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猛地翻过来,水不洒。他吓一跳,问:“为啥?”你别急着答,让他自己猜。他猜“胶水粘住了”?你让他撕开纸片,水哗啦掉下来。

他才明白,是空气在撑着。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的雏形。马德堡半球实验?你不用讲两个铜球,你拿两个吸盘,用力按在一起,让他拉开,他拉得脸都红了,你问他:“是手没劲,还是空气在拽着?”他点头了,就懂了。

气体也有浮力?孩子一听就懵。你带他去放气球,氢气球、氦气球,一松手就往上飘。他以为是气球轻。你问他:“那为什么塑料袋装满空气,一松手就往下掉?”他愣住。你再拿个塑料袋,吹满气,扎紧,挂在弹簧秤上,再用针扎破,秤的读数变小了——不是气球变轻了,是它排开的空气没了,浮力没了。

气体对物体也有向上推的力,只是平时我们看不见,但气球能告诉你。

你家孩子做题老错“V排和V物”的关系?别光背“悬浮和沉底时V排等于V物”。你让他拿个铁块,丢进水里,沉底了,水位上升了,他量一量,水位上升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你再拿个木块,轻轻按进水里,让它完全浸没,水位又升了一截,这一截,就是木块的体积。你问他:“这时候木块是沉底吗?

”他说:“不是,我按着呢。”你松手,木块浮起来,水位下降了一点,这时候V排就小于V物了。他亲眼看到变化,比背十遍公式都管用。

别总让孩子死记“ρ水=1.0×10kg/m”。你让他算算,一个长宽高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盒子,装满水,多重?10×10×10=1000立方厘米,1000克,就是1公斤。他动手量了,算过了,这个数字就不是纸上的符号,是他手里的重量。

你家孩子做题时总漏掉“液体静止”这个条件?你让他摇一摇一瓶矿泉水,水面是斜的。你问他:“这时候还能用连通器原理吗?”他摇头。你再放桌上,静了,水面平了。他明白了,原来“静止”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物理世界的前提。

你不用给他买什么辅导书,也不用报什么补习班。你每天花十分钟,带他做一件和“压”有关的小事。切菜时讲刀刃,倒水时讲茶壶,吸饮料时讲大气压,放气球时讲浮力。物理不是题海,是生活里那些你早就忽略的“压”。你陪他看见了,他自然就懂了。

别再问“为什么他记不住公式”,问问你自己,你有没有让他用眼睛看过,用手摸过,用身体感受过?那些公式,不是印在纸上,是藏在你家厨房、浴室、车库、小区花园里。你找到了,他也就懂了。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马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2. 郭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大一英语专业)
  3. 徐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4. 陈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5. 刘教员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6.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学
  7. 郝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英语能源专业
  8. 戴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9. 赵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10. 冯教员 安阳师范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