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初中数学微视频,怎么拍才让学生愿意看

初中数学微视频,怎么拍才让学生愿意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11
初中数学微视频,怎么拍才让学生愿意看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试过录微视频教孩子数学,但录完之后,孩子打开看了一眼就关了。不是内容没用,而是拍得不像孩子愿意看的样子。

微视频不是课堂录像的压缩版。它不需要讲满40分钟,也不用把课本内容一字不落搬上去。它要解决的是:孩子在某个点上卡住了,想快速看懂,然后继续往前走。

第一步,选对一个点。

别选“一次函数全章讲解”这种大题目。孩子面对这种标题,第一反应是“我又得坐半小时”。选小一点的,比如“为什么y=kx+b里b是截距?”“怎么一眼看出两个一次函数图像平行?”“绝对值方程|x-2|=3,为什么有两个解?”

这些是孩子做题时真会卡住的地方。他们不需要你讲完整章,他们只想知道“这一步为啥这么算”。

选好点,就写一句目标:看完这个视频,学生能自己写出|x+5|=7的两个解。就这么简单。别写“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这种空话。目标越具体,视频越有力量。

第二步,脚本不用写成论文。

脚本不是教案。你不需要“首先、其次、最后”这种结构。你只需要说清楚一件事: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算,错在哪里。

举个例子,讲“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不要说:“我们先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再移项,接着配方……”

你可以说:

“你看这个方程:x + 6x = 7。

左边是x加6x,右边是7。

你想把它变成一个平方,对吧?

x + 6x,差一个数才能变成(x+?)。

6x,是2×3×x,那你就加3,也就是9。

左边加9,右边也加9,不然就不等了。

现在左边是(x+3),右边是16。

开平方,x+3 = ±4。

所以x=1或者x=-7。”

你不需要讲“配方法的理论依据”,你只需要让孩子看到:哦,原来加9是为了凑成平方,不是随便加的。

第三步,设备不用贵,但要稳。

手机就够了。不用买摄像机,不用买麦克风。但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画面不晃,声音听得清。

把手机架在书架上,或者用几本书垫高,对准黑板或一张白纸。光线最好从前面来,别背光。录的时候,人别来回走,手别抖。

声音要清楚。关掉空调,关上门,找个安静的房间。录完自己先听一遍,如果听不清你说的“x平方”,那就重录。

第四步,板书比PPT管用。

很多老师录视频,打开PPT,一页一页翻。孩子看久了,眼睛累,脑子也飘。

不如直接拿一支笔,在白纸上写。写的时候,笔尖在纸上移动,孩子能看到你“怎么写出来”的过程。这比动画演示更真实,也更容易模仿。

写公式的时候,别急。写一个符号,停一下,说一句。比如:

“这里写x,

然后加6x,

注意,6x前面是正号,

所以后面加的是正9。”

孩子不是在看你的课件,他是在看你怎么动手解题。

第五步,字幕别乱加。

字幕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帮助理解。重点公式、关键步骤、易错点,一定要加字幕。

比如:

\[ (x+3)^2 = 16 \]

\[ x+3 = \pm4 \]

\[ x = 1 \quad \text{或} \quad x = -7 \]

这些公式,必须清晰显示。但别在每一行都加动画弹出,别加“叮咚”音效。孩子要的是信息,不是演出。

第六步,剪辑要狠。

录完的视频,可能有5分钟。但真正有用的部分,可能只有1分30秒。

删掉开头的“大家好,今天我来讲……”

删掉中间的“呃……这个……那个……”

删掉你反复擦黑板、调整姿势的片段。

留下的,必须是:问题 → 解法 → 结果。节奏要快,但不赶。

你可以用免费软件,比如剪映、iMovie,把多余的部分切掉。视频长度控制在3分钟以内,最长别超过5分钟。

第七步,别自己关起门来录。

录完之后,找一个初中生,让他看一遍。别问他“你觉得怎么样?”,问他:“你刚才哪里没听懂?”“哪一句你重复看了两遍?”“你能不能自己再做一遍?”

如果他说“听完了还是不会”,那你得改。

孩子不是在评价你的技术,他是在判断:这个视频能不能帮我做题。

第八步,发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找到。

别一股脑发到所有平台。学校平台、家长群、班级钉钉群,选一个孩子每天都会打开的地方。

标题别写“初中数学微课系列之函数专题”,写:

“|x-5|=3,怎么解?3分钟看懂”

“配方法不会?看这一条就够了”

“为什么平方根有两个答案?”

这样的标题,孩子才会点开。

别指望一个视频改变孩子数学成绩。

但一个真正讲得清楚的视频,可以让孩子在某个知识点上,不再害怕。他不再说“我不会”,而是说“我刚才看懂了”。

数学不是靠背公式学会的,是靠一次次看懂小步骤,慢慢积累起来的。

你录的不是课,你是在帮孩子跨过一道坎。

坎小,但真实。

他跨过去一次,下次就敢再试一次。

这才是微视频的意义。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