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写作文的四个真实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16】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孩子一听说写作文就皱眉,作业本摊开半小时,只写一行字。不是孩子没话可说,而是他们没被带入“写”的状态。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不靠背范文、不靠套模板,而是让写作变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一、从身边人开始写,别让作文高高在上
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觉得“作文”是件严肃、遥远的事。其实,作文就是把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用文字记下来。你不需要教他们“如何开头结尾”,而是先让他们写一个熟悉的人。
比如,你让学生描述班上一个同学:“他个子不高,走路时肩膀一高一低,笑起来左边嘴角先动。”不用说“这是肖像描写”,孩子自然会发现:原来写人,就是写细节。你再拿出一张纸,当场画出这个人的样子,画得越简单越好,然后问:“谁还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教室里举手的人,会比你想象的多。
这不是技巧训练,是唤醒观察力。孩子写的是活人,不是虚构角色。他们写的是同桌的橡皮擦总掉在地上,是妈妈早上喊“快吃早餐”时的语气,是爷爷种菜时蹲着不动的背影。这些细节,才是作文的血肉。
二、先经历,再写,别逼孩子凭空编故事
孩子写“记一次活动”,写不出内容,不是懒,是没经历过。你让他写“拔河比赛”,但平时连课间操都缩短了,他哪来的体验?
与其让他坐在教室里想“怎么写”,不如带他去操场,真打一场。绳子拉紧时谁先松手?谁喊得最大声?谁摔倒了还笑?这些声音、动作、情绪,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写出来。
我见过一个老师,为了让学生写《雨中的校园》,提前两天在放学时故意不收伞,让学生淋着雨走回教室。第二天,全班交上来的作文里,有写“雨滴从领口钻进衣服凉得一哆嗦”的,有写“校门口的水洼倒映着路灯,像碎了的星星”的。这些句子,不是教出来的,是淋出来的。
写作的素材不在课本里,在操场、在厨房、在放学路上的自行车铃声里。
三、用画面代替讲解,让眼睛替嘴巴说话
低年级孩子对抽象指令理解有限。你讲“要写出景物的美”,他们听不懂。但如果你放一段视频:清晨的露珠挂在草尖上,阳光一照,像一粒粒小钻石;风吹过,露珠滚落,草叶轻轻晃。孩子看完,不用你教,自己就会说:“草叶像在跳舞。”
用手机拍下校园的一角、家里的阳台、小区的流浪猫,让学生看、说、再写。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要他们能说出“那棵树的影子斜斜地躺在地上,像一只伸懒腰的猫”,就已经成功了。
电教工具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弥补孩子经验的不足。没去过海边,就看一段潮水退去时小螃蟹乱跑的录像;没看过雪,就录一段雪花落在睫毛上的慢镜头。视觉记忆比语言描述更持久,也更容易被转化成文字。
四、让孩子的文字被看见,比得奖更重要
孩子写得好,不是为了拿“优秀作文”证书,而是为了让别人读懂他的心情。
你可以在教室后墙贴一张“今日小作家”专栏,每周选一篇学生作文,不署名,只抄写在便签纸上,贴上去。全班课间可以猜:这篇是谁写的?为什么写得好?
有人写:“奶奶的围裙上有七个补丁,每个补丁颜色都不一样,她说那是她和爷爷的结婚纪念日。”没人教他这样写,但他写出了温度。
你不需要说“你真棒”,只需要在放学时轻声对他说:“我读了你的作文,想到我小时候外婆也这样补衣服。”这句话,比十次表扬都管用。
孩子知道,他的文字有人读,有人懂,写作就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表达的出口。
写作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当孩子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里的光、声音、气味、情绪,作文就不再是难题,而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不需要背模板,不需要背好词好句。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把写作的权力,还给孩子。
让他们写妈妈炒菜时锅铲碰锅沿的响声,写弟弟半夜踢被子的动静,写自己第一次骑自行车摔进泥坑时,膝盖上那块青紫的形状。
这些,才是真正的作文。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 初二家长会后的教育启示:如何在家校共育中助力孩子成长
- 初中差生数学差如何补救,初中差生数学成绩不佳,如何有效补救提高?
- 与好书为友,让文字生长——一场关于阅读与表达的校园实践
- 初中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如何让努力真正转化为成绩
- 初中生语文不好怎么办
- 小学语文课堂怎么上才有效?一线教师的5个实用做法
- 你是不是也看着孩子抄写生字抄到凌晨,却还是在听写时一个都写不对?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家孩子背课文像在啃石头,越背越堵?”孩子一学就哭,不是懒,是你的方法在帮他关闭大脑的接收器。
- 计算机与网络英语词汇(O2)
- 高一政治经济学:那些课本没说透的现实逻辑
- 英语口语怎么练?别再背单词了,先让耳朵和嘴巴动起来
热门文章
- 詹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心理学
- 卫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心理学
- 许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
- 刘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 慕教员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 工商管理
- 韩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广告学
- 张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类
- 刘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 林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 刘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