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三年级语文怎么学?一位老师亲历的3个真实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与写作

三年级语文怎么学?一位老师亲历的3个真实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与写作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07
三年级语文怎么学?一位老师亲历的3个真实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与写作

在城底完小的教室里,三年级的孩子们正围坐一圈,读着《月球之谜》。窗外阳光斜照,书页翻动的声音像春天的风。讲台上的赵老师没有急着讲解生字,而是问:“你们觉得月亮真的藏着秘密吗?如果让你写一封信给月亮,你会写什么?”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堂课让我想起自己刚当老师那会儿——总想着“把知识点讲清楚”,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后来才明白:语文不是背下来的东西,是活在心里的感受。尤其三年级,正是孩子从“认字”走向“理解”、从“说话”走向“表达”的关键年。怎么教?怎么学?

我用了一年时间,和一群孩子一起摸索出了几条不靠补习班、不靠刷题也能见效的方法。

一、别急着“讲”,先让书“开口说话”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读课文慢,就急着帮他们划重点、抄词语。可你有没有发现,孩子越被催,越不敢开口?其实,三年级的语文,最怕的不是不会读,而是读得没感觉。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小宇,每次朗读都低着头,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后来我让他每天回家读一段课文,但只做一件事:闭上眼睛,听自己读的声音。第二天回来,他居然说:“老师,我听见月亮在哭。”原来他读到“嫦娥奔月”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孤单的身影。

从那天起,我们不再要求“读准字音”,而是鼓励“读出画面”。读《太阳》时,我们闭眼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度;读《秋天的雨》时,大家闭眼闻“雨后泥土的味道”。书里的文字,慢慢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的东西。

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让孩子读完一段后,不问“写了什么”,而是问:“你脑子里浮现了什么场景?”哪怕他说“我看见一只猫在跳”,也没关系。关键是,让他知道:文字不是考试工具,是通往世界的门。

二、写作文?先从“说”开始,别怕“乱”

三年级的孩子常被作文吓住。不是不会写,是不知道从哪儿下笔。更糟的是,有些家长一见孩子写“妈妈做饭”“我爱看书”这类句子,就摇头:“太普通了!”于是逼着孩子堆词造句,结果越写越僵。

我们班有个女孩叫小涵,第一次写日记,写的是“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苹果”。我看了,没改一个字,反而说:“你记得苹果是什么颜色吗?它放在篮子里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挤?”她想了想,说:“红的,还有一点点黄,挤得差点掉出来。”

我让她把这句话再写一遍。她加了细节,还加上了“我伸手去够,差点撞到货架”。这一段,比之前多了三倍字数,但全是她自己的话。

从那以后,我们不搞“命题作文”,而是每天放学前留五分钟:“说一件今天让你觉得有意思的事。”不限字数,不看语法,只听故事。谁说得有趣,全班鼓掌。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主动记录生活:下雨天踩水坑的声响、奶奶缝纽扣时的手抖、同桌偷偷塞糖的纸条……

写作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在练习“记住生活”。当你能说出一个细节,写出来自然就不难了。

三、复习不是“背答案”,而是“找回感觉”

期末复习,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陷入“刷卷子”的怪圈。一张张试卷发下来,孩子写完就扔,对错也不深究。可真正的学习,不该是机械重复。

我们组的老师们商量过:与其让学生反复做同一类题,不如让他们“重新认识课文”。

比如复习《月球之谜》,我们不做选择题,而是玩一个游戏:“假如你是科学家,要向小学生解释月球的秘密”。每个孩子选一个知识点(比如“月球上没有空气”),用三句话讲清楚,不能用课本原句。有的孩子说:“月球就像一个大玻璃罩,外面啥都没有,连声音都传不出去。

”还有人说:“你想喊一声‘救命’,可没人听得见,因为没有空气来传声。”

这些话,比标准答案生动得多。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解释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知识。

我们还把复习变成“角色扮演”:读《太阳》时,让孩子们演“太阳公公”自我介绍;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分小组当“导游”,带大家“游览”海底世界。课堂吵闹,但笑声不断,知识点却牢牢印在脑子里。

复习的本质,不是“记住答案”,而是让知识重新活过来。当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讲明白一件事,说明他已经懂了。

四、家长怎么做?少“盯作业”,多“聊聊天”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写作业慢怎么办?”其实,问题往往不在孩子,而在我们的方式。

我见过太多家庭:孩子一坐下写作业,父母就在旁边盯着,随时纠正错字,提醒“别走神”。结果孩子写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怕写。

后来我建议家长:每天晚饭后,不谈作业,只聊“今天有什么新鲜事”。哪怕孩子说“今天数学课老师讲错了”,也别急着纠正,先听他说完。

有一次,一个孩子说:“老师说‘春天来了,花开了’,可我家楼下那棵桃树,明明还没开。”我说:“那你怎么知道它该开?”他认真地说:“我每天放学都看一眼,等它开花,我就拍张照片。”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孩子不是不关心,只是需要被允许去观察世界。

所以,别总问“作业写完了吗”,多问问“今天哪句话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哪个字写起来最难?”——这些问题,比任何检查都管用。

语文,是种“慢功夫”

三年级的语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拿高分。它是孩子第一次真正学会“用语言连接内心和世界”的过程。

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随口的对话、自由的写作,其实都在悄悄培养一种能力:能看见,能感受,能表达。

我不指望每个孩子都能写出好文章,但我希望他们长大后,还能记得小时候读过的那篇课文,还记得自己曾为一句话流过泪,或笑出声。

教育,本就不是一场赶路,而是一次次停下来,看看风景。

如果你也在陪孩子走过这段旅程,请相信:

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李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能源动力
  2. 陈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电气工程
  3. 宋老师 中学一级教师 电气工程
  4. 陈教员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小学教育
  5. 任教员 暨南大学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6. 张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7. 仁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8. 颜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9. 陈教员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语文
  10. 周教员 石河子大学 电子信息